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

潘珉, 李滨, 冯慕华, 李文朝, 杜劲松, 韩亚平. 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5): 1015-1020.
引用本文: 潘珉, 李滨, 冯慕华, 李文朝, 杜劲松, 韩亚平. 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5): 1015-1020.
Pan Min, Li Bing, Feng Muhua, Li Wenchao, Du Jinsong, Han Yaping. Studies on countermeasures to substrate clogging in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5): 1015-1020.
Citation: Pan Min, Li Bing, Feng Muhua, Li Wenchao, Du Jinsong, Han Yaping. Studies on countermeasures to substrate clogging in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5): 1015-1020.

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湖泊主题滇池项目第五课题(2008ZX07102-005)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AA6010100421)

  • 中图分类号: X703.1

Studies on countermeasures to substrate clogging in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 Fund Project:
  • 摘要: 基质堵塞是人工湿地长期稳定运行最关键的问题。针对滇池湖滨福保人工湿地运行后潜流湿地基质严重堵塞的问题,分析造成基质堵塞的原因,从工艺路线、碎石床结构、填料径粒和布水方式等方面对原有人工湿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堵塞原因,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并经过工程模型实验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预处理-潜流湿地(垂直流)-调节池-潜流湿地(水平流)-景观氧化塘”工艺路线,并进行工程改造。改造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量4 000 m3/d,垂直潜流停留时间11.7 h,水力负荷1.57 m3/(m2?d),水平潜流停留时间17 h,水力负荷0.79 m3/(m2?d)。改造运行一年后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在80%左右,有效孔隙率、渗透系数与建成初期没有明显变化。监测数据表明,针对堵塞问题设计的相关措施对解决原有人工湿地的堵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安装设计负荷运行情况下湿地水流畅通、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一年内没有发生堵塞的迹象。对于改造后的人工湿地堵塞状况将开展进一步的观测工作。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71
  • HTML全文浏览数:  1034
  • PDF下载数:  90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5-07
潘珉, 李滨, 冯慕华, 李文朝, 杜劲松, 韩亚平. 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5): 1015-1020.
引用本文: 潘珉, 李滨, 冯慕华, 李文朝, 杜劲松, 韩亚平. 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5): 1015-1020.
Pan Min, Li Bing, Feng Muhua, Li Wenchao, Du Jinsong, Han Yaping. Studies on countermeasures to substrate clogging in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5): 1015-1020.
Citation: Pan Min, Li Bing, Feng Muhua, Li Wenchao, Du Jinsong, Han Yaping. Studies on countermeasures to substrate clogging in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5): 1015-1020.

潜流式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对策研究

  • 1. 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昆明 650000
  •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湖泊主题滇池项目第五课题(2008ZX07102-005)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AA6010100421)

摘要: 基质堵塞是人工湿地长期稳定运行最关键的问题。针对滇池湖滨福保人工湿地运行后潜流湿地基质严重堵塞的问题,分析造成基质堵塞的原因,从工艺路线、碎石床结构、填料径粒和布水方式等方面对原有人工湿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堵塞原因,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并经过工程模型实验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预处理-潜流湿地(垂直流)-调节池-潜流湿地(水平流)-景观氧化塘”工艺路线,并进行工程改造。改造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量4 000 m3/d,垂直潜流停留时间11.7 h,水力负荷1.57 m3/(m2?d),水平潜流停留时间17 h,水力负荷0.79 m3/(m2?d)。改造运行一年后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在80%左右,有效孔隙率、渗透系数与建成初期没有明显变化。监测数据表明,针对堵塞问题设计的相关措施对解决原有人工湿地的堵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安装设计负荷运行情况下湿地水流畅通、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一年内没有发生堵塞的迹象。对于改造后的人工湿地堵塞状况将开展进一步的观测工作。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