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江桂斌. 前言[J]. 环境化学, 2011, 30(1): 1-4.
引用本文: 江桂斌. 前言[J]. 环境化学, 2011, 30(1): 1-4.
Citation:

前言

  • 摘要: 我国古代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发明、军事战略、哲学思想和文化理论,在保护自然和生态文明方面也是今人的典范。从夏朝的“禹之禁”、周朝的《伐崇令》到秦汉时期的《田律》,无不闪烁着古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睿智思想。儒家推崇“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千古承传。然而,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相当的程度上依赖于对资源的过度挥霍和对环境的恣意破坏,人们在近乎疯狂地追求GDP的时候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结果是水体混浊、土壤污染、垃圾遍野、阴霾压城。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63
  • HTML全文浏览数:  954
  • PDF下载数:  23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江桂斌. 前言[J]. 环境化学, 2011, 30(1): 1-4.
引用本文: 江桂斌. 前言[J]. 环境化学, 2011, 30(1): 1-4.
Citation:

前言

摘要: 我国古代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发明、军事战略、哲学思想和文化理论,在保护自然和生态文明方面也是今人的典范。从夏朝的“禹之禁”、周朝的《伐崇令》到秦汉时期的《田律》,无不闪烁着古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睿智思想。儒家推崇“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千古承传。然而,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相当的程度上依赖于对资源的过度挥霍和对环境的恣意破坏,人们在近乎疯狂地追求GDP的时候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结果是水体混浊、土壤污染、垃圾遍野、阴霾压城。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