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

夏品华, 薛飞, 孔祥亮, 刘燕, 林陶.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J]. 环境化学, 2012, 31(8): 1201-1207.
引用本文: 夏品华, 薛飞, 孔祥亮, 刘燕, 林陶.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J]. 环境化学, 2012, 31(8): 1201-1207.
XIA Pinhua, XUE Fei, KONG Xiangliang, LIU Yan, LIN Tao.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dicth systems of Caohai wetland in the Guizhou plateau, Chin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2, 31(8): 1201-1207.
Citation: XIA Pinhua, XUE Fei, KONG Xiangliang, LIU Yan, LIN Tao.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dicth systems of Caohai wetland in the Guizhou plateau, Chin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2, 31(8): 1201-1207.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2011BAC02B02)资助.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dicth systems of Caohai wetland in the Guizhou plateau, China

  • Fund Project:
  • 摘要: 为了解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现状、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1年秋季对草海湿地进行大空间尺度的采样,分析了氮磷等理化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分别对农田渠系水质和湖泊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污染严重,多数水质为V类或劣V类,总氮和溶解氧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上游水质劣于下游,尤其是上游靠近县城区域的水质最差;多等级排水渠系对氮磷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干渠V级水质好于低级渠系水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的影响不同,城镇用地>集中式村落>农田;草海湿地水体上、中、下游营养水平分别为中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外源污染物的累积和湖泊营养水平的提高导致其沼泽化,而流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加剧了沼泽化的进程.
  • 加载中
  • [1] Wattage P, Mardle S.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towards conservation versus development for a wetland in Sri Lanka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77(2):122-132
    [2] 金相灿,任丙相. 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1999,12(5):1-5
    [3] 刘红玉,李兆富. 小三江平原湿地水质空间分异与影响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0):933-937
    [4] 张瑞斌,黄伟丽,管红良,等.苏南河网水体负荷削减工程及其效果分析[J]. 环境化学,2011,30(10):1816-1817
    [5] 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写组.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长沙: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09,9:11-30
    [6] 金相灿,屠清瑛.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2版)[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291-294
    [7] 徐应化,龙启德,许正亮.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划与管理//张华海,李明晶,姚松林. 草海研究[M]. 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45-254
    [8] 王彩绒,吕家珑,胡正义,等. 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土壤氮及pH空间变异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3):17-20
    [9] 梁文,张生,李畅游,等.污染水体沉积物营养盐释放过程[J]. 环境化学,2011,30(10):1718-1724
    [10] 龚春生,范成新. 不同溶解氧水平下湖泊底泥-水界面磷交换影响因素分析[J]. 湖泊科学,2010,22(3):430-436
    [11] 郭建宁,卢少用,金相灿,等. 低溶解氧状态下河网区不同类型沉积物的氮释放规律[J].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3):614-620
    [12] 周俊,邓伟,刘伟龙. 沟渠湿地的水文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0):1079-1082
    [13] 尹澄清,苏胜利,张荣斌,等. 以河网作为城市水源的污染问题和湿地净化[J].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8):1583-1586
    [14] 王岩,王建国,李伟,等. 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初探[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6):586-590
    [15] 毛战坡,尹澄清,王雨春,等. 污染物在农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J]. 生态学报,2003,23(12):2615-2622
    [16] 毛战坡,单保庆,尹澄清,等. 磷在农田溪流中的动态变化[J]. 环境科学,2003,24(6):1-8
    [17] 颜廷梅,杨林章,单艳红. 稻田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及其环境风险[J]. 土壤学报,2008,45(6):1189-1193
    [18] 吴学蕾,陈伦强,彭永臻,等. 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实现亚硝酸氮积累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12):2472-2476
    [19] 陆琦,马克明,卢涛,等. 三江平原农田渠系中氮素的时空变化[J]. 环境科学,2007,28(7):1560-1566
    [20] 赵庆良,李湘中. 化学沉淀法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J]. 环境科学,1999,20(5):90-92
    [21] 熊代群,杜晓明,唐文浩,等. 海河天津段与河口海域水体氮素分布及其与溶解氧的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3):1-4
    [22] 张华海,李明晶,姚松林. 草海研究综述//张华海,李明晶,姚松林. 草海研究[M]. 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11
    [23] 陈翔,夏远平,李青,等.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被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研究//张华海,李明晶,姚松林. 草海研究[M]. 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41-152
    [24] 兰书斌,吴丽,张德禄,等. 南四湖沼泽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湖泊科学,2011,23(4):555-5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4
  • HTML全文浏览数:  514
  • PDF下载数:  35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10-18
夏品华, 薛飞, 孔祥亮, 刘燕, 林陶.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J]. 环境化学, 2012, 31(8): 1201-1207.
引用本文: 夏品华, 薛飞, 孔祥亮, 刘燕, 林陶.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J]. 环境化学, 2012, 31(8): 1201-1207.
XIA Pinhua, XUE Fei, KONG Xiangliang, LIU Yan, LIN Tao.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dicth systems of Caohai wetland in the Guizhou plateau, Chin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2, 31(8): 1201-1207.
Citation: XIA Pinhua, XUE Fei, KONG Xiangliang, LIU Yan, LIN Tao.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water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dicth systems of Caohai wetland in the Guizhou plateau, Chin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2, 31(8): 1201-1207.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分析

  • 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1;
  • 2.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 550025;
  • 3.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贵阳, 550009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2011BAC02B02)资助.

摘要: 为了解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现状、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1年秋季对草海湿地进行大空间尺度的采样,分析了氮磷等理化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分别对农田渠系水质和湖泊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湿地农田渠系水质污染严重,多数水质为V类或劣V类,总氮和溶解氧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上游水质劣于下游,尤其是上游靠近县城区域的水质最差;多等级排水渠系对氮磷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干渠V级水质好于低级渠系水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的影响不同,城镇用地>集中式村落>农田;草海湿地水体上、中、下游营养水平分别为中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外源污染物的累积和湖泊营养水平的提高导致其沼泽化,而流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加剧了沼泽化的进程.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4)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