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2004[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4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10
|
[3] |
黄冠星, 孙继朝, 荆继红, 等.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 中国地质, 2008(3): 531 − 538.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8.03.018
|
[4] |
张英.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
|
[5] |
李常锁, 武显仓, 孙斌, 等. 济南北部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J]. 地球科学, 2018, 43(增1): 313 − 325.
|
[6] |
刘文波, 高存荣, 刘滨, 等. 河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及其相关性分析[J]. 中国地质, 2010, 37(3): 816 − 823.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10.03.039
|
[7] |
叶春, 王云鹏. GIS支持的珠江三角洲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07(2): 40 − 43. doi: 10.3969/j.issn.1003-188X.2007.02.013
|
[8] |
敬永红. 孝新合气田浅层地下水铁锰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8, 24(6): 61 − 64. doi: 10.3969/j.issn.1673-8659.2008.06.018
|
[9] |
曾昭华. 地下水中铁元素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J]. 地质学刊, 2003, 27(4): 220 − 224. doi: 10.3969/j.issn.1674-3636.2003.04.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