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玉虎, 李媚, 曲松, 等. 北京城区PM2.5不同组分构成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 28(8): 1193-1199.
[2] 刘爱明, 杨柳, 吴亚玲, 等.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5): 19-23. doi: 10.3969/j.issn.1002-6002.2012.05.005
[3]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发布颗粒物(PM2.5)源解析结果[EB/OL]. [2019-10-07]. http://www.bjepb.gov.cn/bjhrb/xxgk/jgzn/jgsz/jjgjgszjzz/xcjyc/xwfb/832588/index.html.
[4] 黄玉虎, 田刚, 秦建平, 等. 不同施工阶段扬尘污染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 2007, 28(12): 2885-2888.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7.12.038
[5] 田刚, 黄玉虎, 樊守彬, 等. 扬尘污染控制[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6] 田刚, 黄玉虎, 李钢. 四维通量法施工扬尘排放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环境科学, 2009, 30(4): 1003-1007.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9.04.011
[7] 宋博, 黄玉虎, 秦建平, 等. 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概述[J]. 环境工程, 2019, 37(4): 126-130.
[8] 薛亦峰, 周震, 黄玉虎, 等. 北京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J]. 环境科学, 2017, 38(6): 2231-2237.
[9] 黄玉虎, 曲松, 王斌, 等. 转轮式洗轮机对车轮带泥的冲洗效果[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 8(2): 631-635.
[10] 黄玉虎, 曲松, 白臣平, 等. 密闭式顶盖对渣土车遗撒和风蚀扬尘的控制效果[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3, 3(6): 498-501.
[11] 何鸿展, 宋翀芳, 潘武轩, 等. 基于CFD的防风抑尘网非均匀孔隙率的优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6): 1697-1704. doi: 10.3969/j.issn.1000-6923.2016.06.014
[12] 秦建平, 李贝贝, 杨涛, 等. 风蚀扬尘抑尘剂效率测试方法与应用[J]. 环境科学, 2019, 40(9): 3935-3941.
[13]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建筑施工颗粒物控制标准: DB31/ 964-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14]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施工及堆料场地扬尘排放标准: DB21/ 2642-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15]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 DB61/ 1078-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16]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 DB13/ 2934-201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9.
[17]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S/OL]. [2019-10-06]. http://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zfxxgk43/fdzdgknr2/hbjfw/841501/index.html.
[18]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 DB51/ 2682-2020[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0.
[19] TAYLOR C. Section 7.7 building construction dust[R]. California: CARB, 2002.
[20] 沈清, 张晔霞, 於香湘, 等. 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自动监测手工比对的质量控制[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 9(2): 64-67.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17.02.016
[21] 窦筱艳, 王静, 赵雪艳, 等. 西宁冬季PM2.5和PM10手工与自动监测现状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18, 34(5): 156-164.
[22] 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3-2013[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23] 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HJ 618-2011[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
[24] 曲松, 李媚, 黄玉虎, 等. 光散射颗粒物监测仪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适用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9(12): 5934-5938. doi: 10.12030/j.cjee.20151246
[25] 王强, 钟琪, 迟颖, 等. 环境空气PM2.5连续监测系统手工采样比对测试[J]. 环境科学, 2015, 36(5): 1538-1543.
[26] 王永敏, 高健, 徐仲均, 等. 光散射法与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在线测量方法对比[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3): 433-443.
[27] 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 Rule 403 fugitive dust[S]. USA CA: SCAQMD, 2005.
[28]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技术指南(试行)[S/OL]. [2019-10-01]. http://www.mee.gov.cn/gkml/hbb/bgth/201709/t20170905_420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