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现进, 李天宏, 温晓玲. 基于AHP和向量模法的宜昌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6): 200 − 205.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3.06.040
[2] 田家乐. 基于辽宁省的水环境承载力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8, 46(12): 9 − 13. doi: 10.3969/j.issn.1007-7596.2018.12.003
[3] 齐士强. 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 地下水, 2019, 41(5): 150 − 152.
[4] 刘朝露, 陈星, 崔广柏, 等. 临海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 30(1): 46 − 52.
[5] 崔兴齐, 孙文超, 鱼京善, 等. 河南省近十年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增2): 359 − 362.
[6] 白辉, 刘雅玲, 陈岩, 等. 层次分析法与向量模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胶州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16, 42(4): 60 − 65.
[7] 王硕. 基于流域尺度的可持续复合水生态承载力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8] 周翟尤佳, 张惠远, 郝海广. 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 2018, 34(4): 164 − 168.
[9] 郑毅, 蒋进元, 杨延梅, 等. 基于向量模法的南宁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7, 39(1): 65 − 68+79.
[10] 阿琼. 基于SD模型的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8.
[11] 封金利. 基于SD模型的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沈阳: 沈阳建筑大学, 2011.
[12] 范嘉炜, 黄锦林, 袁明道, 等. 基于子系统熵权模型的珠三角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 30(3): 100 − 105.
[13] 朱银银, 柴磊.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某市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 16(9): 1039 − 1041. doi: 10.3969/j.issn.1006-7175.2010.09.034
[14] 孙亚飞, 何俊仕, 王捷,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辽河干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节水灌溉, 2015(5): 37 − 41. doi: 10.3969/j.issn.1007-4929.2015.05.011
[15] 董徐艳, 陈豪, 何开为, 等. 云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增1): 346 −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