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生杰, 叶树枫. 降低“双闪”铜冶炼制酸烟气SO3发生率的实践[J]. 硫酸工业, 2018(11): 28 − 33. doi: 10.3969/j.issn.1002-1507.2018.11.009
|
[2] |
邵朱强, 田丰.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发展和技术转型[J]. 环境保护科学, 2016, 42(2): 18 − 21.
|
[3] |
刘会巨. 铜电解车间的防腐[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09(5): 13 − 16.
|
[4] |
常新宏. 有色冶金厂房的防腐蚀设计探讨[J]. 有色金属, 2010, 62(2): 106 − 108.
|
[5] |
陈凯. 冶金防腐工程的浅析[J]. 新疆有色金属, 2016, 39(S1): 81 − 82.
|
[6]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
[7]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01[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T 50934—2013[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4.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GB 50988—2014[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4.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6[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16.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19[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20.
|
[12] |
国家环境保护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
[13] |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 Base Metal Smelting and Refining[EB/OL]. [2020-02-18].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topics_ext_content/ifc_external_corporate_site/sustainability-at-ifc/policies-standards/ehs-guidelines.
|
[14] |
European IPPC Bureau.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BAT) Reference Document for the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ies[EB/OL]. [2020-02-18].https://eippcb.jrc.ec.europa.eu/reference/non-ferrous-metals-industries-0.
|
[15] |
梁伦法, 李华艳, 石含鑫, 等. 复合土工膜应用于堆渣坝防渗设计[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S1): 37 − 41.
|
[16] |
姜天宇. 膨润土防水毯在水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7): 121 − 123. doi: 10.3969/j.issn.1672-2469.2016.07.041
|
[17] |
袁永强. 第Ⅱ类尾矿库环保防渗系统设计探讨[J]. 金属矿山, 2016, 45(5): 178 − 182. doi: 10.3969/j.issn.1001-1250.2016.05.037
|
[18] |
刘宁, 蒋众喜, 冷凡. 工业固废填埋场边坡防渗层环境安全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16, 42(5): 119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