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小清. 绿色产业──迎着朝阳走来的新兴产业[J]. 商业研究, 1999(9): 112 − 114.
|
[2] |
曾建明, 陈万江. 论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机制[J]. 天府新论, 1999(5): 22 − 24.
|
[3] |
何永进. 绿色产业: 21世纪经济大势[J]. 苏南科技开发, 2007(5): 76 − 76.
|
[4] |
孙文英, 曾煜. 促进绿色城镇化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6(8): 66 − 69.
|
[5] |
王傲雪. 关于绿色产业概念与特征的界定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5): 370 − 371. doi: 10.3969/j.issn.1001-828X.2015.15.286
|
[6] |
陈洪海, 迟国泰. 基于信息显著性差异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实证[J]. 运筹与管理, 2014, 23(6): 194 − 203.
|
[7] |
王正环, 叶飞文, 李常青. 构建福建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4): 114 − 117.
|
[8] |
周颖, 王洪志, 迟国泰. 基于因子分析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及实证[J]. 系统管理学报, 2016, 25(2): 338 − 339.
|
[9] |
杜永强, 迟国泰. 基于指标甄别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研管理, 2015, 36(9): 119 − 127.
|
[10] |
顾在浜, 石宝峰, 迟国泰. 基于聚类-灰色关联分析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4): 350 − 354.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3.04.006
|
[11] |
石宝峰, 迟国泰. 基于信息含量最大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7): 1799 − 1810. doi: 10.12011/1000-6788(2014)7-1799
|
[12] |
李一琼. 城市绿色发展评估研究—以苏州市和无锡市为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3(2): 74 −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