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现进, 李天宏, 温晓玲. 基于AHP和向量模法的宜昌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6): 200 − 205.
[2] 朱悦. 基于“三水”内涵的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以辽河流域为例[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1029 − 1035.
[3] 田家乐. 基于辽宁省的水环境承载力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8, 46(12): 9 − 13.
[4] 齐士强. 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 地下水, 2019, 41(5): 150 − 152.
[5] 孙亚飞, 何俊仕, 王捷,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辽河干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节水灌溉, 2015(5): 37 − 41.
[6] 崔丹, 陈馨, 曾维华. 水环境承载力中长期预警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3): 1174 − 1184.
[7] 曾维华, 解钰茜, 王东, 等.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技术方法体系[J]. 环境保护, 2020, 48(19): 9 − 16.
[8] 薛洪岩.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9] 徐美, 刘春腊. 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与警情趋势分析[J]. 经济地理, 2020, 40(1): 187 − 196.
[10] 白辉, 刘雅玲, 陈岩, 等. 层次分析法与向量模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胶州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16, 42(4): 60 − 65.
[11] 郑毅, 蒋进元, 杨延梅, 等. 基于向量模法的南宁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7, 39(1): 65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