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志杰. 考核付费模式下的水环境治理EPC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22.
|
[2] |
杨程, 马剑敏. 城市湖泊生态修复及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 31(7): 13-20.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14.07.003
|
[3] |
李文朝.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理论及其应用[J]. 湖泊科学, 1997, 9(2): 97-104. doi: 10.18307/1997.0201
|
[4] |
秦伯强. 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J]. 生态学报, 2007, 17(11): 4848-4858.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7.11.055
|
[5] |
HOBBS R J, NORTON D A.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storation[J]. Ecology, 1996, 4(2): 93-110.
|
[6] |
此里能布, 毛建忠, 黄少峰. 经典与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及其应用[J]. 生态科学, 2012, 31(1): 87-91.
|
[7] |
刘春光, 邱金泉, 王雯, 等.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物操纵理论[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23(1): 198-201. doi: 10.3321/j.issn:1672-2043.2004.01.048
|
[8] |
柯杰, 卢进登, 朱书景. 城市湖泊湿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C]//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等.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第五届中国(国际)水生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 2018: 161-165.
|
[9] |
姜霞, 王书航, 张晴波, 等.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的理念应用条件关键问题[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10): 1497-1504.
|
[10] |
范成新, 张路, 王建军, 等. 湖泊底泥疏浚对内源释放影响的过程与机理[J]. 科学通报, 2004, 55(15): 1523-1528.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4.15.010
|
[11] |
施永富. 南京玄武湖清淤工程设计方案的革新[J]. 中国西部科技, 2005(6): 67-68.
|
[12] |
范成新, 钟继承, 张路, 等. 湖泊底泥环保疏浚决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湖泊科学, 2020, 32(5): 1254-1277. doi: 10.18307/2020.0506
|
[13] |
吴芝瑛, 虞左明, 盛海燕, 等. 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生态效应[J]. 湖泊科学, 2008, 20(3): 277-284. doi: 10.3321/j.issn:1003-5427.2008.03.003
|
[14] |
范成新, 陈开宁, 张路, 等. 湖泊污染底泥治理修复实践: 以太湖为例[J]. 科学, 2021, 73(3): 13-16.
|
[15] |
徐超. 超磁分离技术在生态补水工程中的应用[J]. 环境与发展, 2020, 32(2): 67-68.
|
[16] |
王哲晓, 吕志国, 张勤.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水环境领域的典型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12): 34-37.
|
[17] |
张勤, 王哲晓, 李灿.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案例[J]. 环境工程学报, 2021, 15(9): 3128-3135.
|
[18] |
陈祈春, 李正魁, 王易超, 等. 沉水植物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源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 2012, 33(1): 83-87.
|
[19] |
汤鑫, 曹特, 倪乐意, 等. 改性粘土辅助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维持清水稳态的原位研究[J]. 湖泊科学, 2013, 25(1): 16-22. doi: 10.3969/j.issn.1003-5427.2013.01.003
|
[20] |
霍元子, 何文辉, 罗坤, 等. 大型溞引导的沉水植被生态修复对滴水湖水质的净化效果[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2): 495-499.
|
[21] |
李琳琳, 汤祥明, 高光, 等. 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对西湖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13, 25(2): 188-198. doi: 10.3969/j.issn.1003-5427.2013.02.003
|
[22] |
王琦, 刘高慧, 肖能文, 等. 不同生物联合对滇池草海水质的净化作用[J]. 水资源保护, 2020, 36(3): 89-97. 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0.03.015
|
[23] |
车霏霏, 陈俊伊, 王书航, 等. 南湖水系水-沉积物磷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928-935.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68
|
[24] |
王书航, 郑朔方, 蔡青, 等. 南湖及周边水体中氮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920-927.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70
|
[25] |
赵丽, 蔚静雯, 邢健宇, 等. 南湖水体中悬浮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905-911.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67
|
[26] |
陈俊伊, 王书航, 郑朔方, 等. 南湖水系水体透明度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897-904. doi: 10.12153/1674-991X.20200069
|
[27] |
王书航, 郑朔方, 尚晓, 等. 平原河网景观湖泊水质提升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嘉兴南湖为例[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891-896.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65
|
[28] |
季宏康, 范帆, 王宝印, 等. 嘉兴南湖水系水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策略[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 40(5): 581-587.
|
[29]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19.
|
[30] |
李剑超, 胡仁志, 王波, 等. 船舶螺旋桨射流扰动下的污染底泥起悬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28(2): 6-8.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05.02.003
|
[31] |
马迎群, 迟明慧, 赵艳民, 等. 嘉兴市南湖水污染特征成因分析控制对策[J]. 净水技术, 2020, 39(5): 56-63.
|
[32] |
MOORE W S, OLIVEIRA J. Determination of residence time and mixing processes of the Ubatuba, Brazil, inner shelf waters using natural Ra isotopes[J].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8, 3(1): 512-521.
|
[33] |
王华, 逄勇, 刘申宝, 等.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8, 28(8): 3958-3968.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8.08.056
|
[34] |
张运林, 秦伯强, 陈伟民, 等. 太湖水体透明度的分析、变化及相关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03, 25(2): 30-36. doi: 10.3969/j.issn.1003-6482.2003.02.005
|
[35] |
许多, 王昊, 王培京, 等. 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 43(S1): 37-43.
|
[36] |
魏志杰. 城市核心区航道环保疏浚施工技术及应用: 以嘉兴南湖环保清淤为例[J]. 中国水运, 2021(7): 12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