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VYMAZAL J. Plants in constructed, restored and created wetland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3(61): 501 − 504.
|
[2] |
ZHANG H, TANG W Z, WANG W D, et al. A review on China's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recent three decades: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1, 104(6): 53 − 68.
|
[3] |
史宪惠. 人工湿地常见水生植物腐解污染释放性能及机理研究[D]. 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 |
汤楠. 洞庭湖芦苇腐解过程对周边水体水质影响的研究[D]. 湘潭: 湘潭大学, 2020.
|
[5] |
汤志凯, 张毅敏, 杨飞, 等. 3种水生植物腐解过程中磷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3): 716 − 721. doi: 10.13671/j.hjkxxb.2018.0398
|
[6] |
WU S Q, HE S B, ZHOU W L, et al.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aquatic macrophyte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carbon resource in constructed wetland[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7, 231(1): 1122 − 1133.
|
[7] |
王薇. 充气复氧对不同水生植物腐解过程水质效应的比较研究[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7.
|
[8] |
武闯, 张劲, 聂梓源, 等. 不同密度金鱼藻自然腐解时的水体氮素响应[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 42(8): 13 − 19.
|
[9] |
卢少勇, 张彭义, 余刚, 等. 茭草、芦苇与水葫芦的污染物释放规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5): 554 − 557. doi: 10.3321/j.issn:1000-6923.2005.05.011
|
[10] |
赵媛媛, 汤楠, 李智慧, 等. 洞庭湖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腐解对水质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21, 33(4): 1188 − 1195.
|
[11] |
马明海, 刘岚英, 赵莎莎, 等. 石菖蒲净化微污染水体中氮和磷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14): 39 − 41.
|
[12] |
徐立文. 人工湿地建得好还要管得好[N]. 中国环境报, 2021-04-28(003).
|
[13] |
白彬彬, 王军辉, 吕京京. 人工湿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 15(2): 70 − 73.
|
[14] |
俞新慧, 吴晓东, 葛绪广, 等. 收割强度对粉绿狐尾藻生长和水质的影响[J]. 水生态学杂志, 2022, 43(1): 95 − 102.
|
[15] |
马廷婷, 熊丽黎, 张大文, 等. 淹水条件下鄱阳湖3种湿地植物腐烂分解及其对水质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21, 33(5): 1 − 13. doi: 10.18307/2021.0508
|
[16] |
周林飞, 赵言稳, 芦晓峰.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4): 664 − 670.
|
[17] |
朱辉翔, 张树楠, 彭英湘, 等. 不同固体碳源释碳特征及其对反硝化脱氮效果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2): 206 − 214.
|
[18] |
FACELLI J M, PICKETT S T A. Plant litter: Its dynamics and effects on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J]. Botanical Review, 1991, 57(1): 1 − 32. doi: 10.1007/BF02858763
|
[19] |
刘白贵, 仝川, 罗榕婷. 闽江河口湿地3种主要植物冬春季枯落物分解特征[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2): 80 − 85.
|
[20] |
张智, 刘亚丽, 龙腾锐, 等. 重庆双龙湖水草对营养盐的吸附与释放试验研究[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 19(4): 305 − 310.
|
[21] |
洪瑜, 王英, 王芳, 等. 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稻田退水的氮磷净化效果[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 43(3): 110 − 115. doi: 10.19672/j.cnki.1003-6504.2020.03.015
|
[22] |
唐金艳. 水生植物腐烂分解对水质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3.
|
[23] |
李文朝, 陈开宁, 吴庆龙, 等. 东太湖水生植物生物质腐烂分解实验[J]. 湖泊科学, 2001(4): 331 − 336. doi: 10.3321/j.issn:1003-5427.2001.04.006
|
[24] |
刘煜.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淹水后氮磷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2019.
|
[25] |
李静, 尹澄清, 王为东, 等. 表流湿地冬季运行效果及植物腐烂影响的初步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4): 1482 − 1488.
|
[26] |
赵言稳. 石佛寺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调查及其腐解过程对水质的影响[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
[27] |
吕丽萍. 挺水植物残体分解对冷季型植物浮床氮去除的影响及调控[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9.
|
[28] |
方源, 谢培, 谭林, 等. 生境对挺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机制综述[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8): 2610 − 2619.
|
[29] |
胡红伟, 刘盼, 吴俊峰, 等. 五种挺水植物腐解过程及其对湿地水质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8(10): 2395 − 2402.
|
[30] |
叶磊, 李希, 田日昌, 等. 不同植物组合人工湿地中磷去向特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10): 2409 − 2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