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

朱章林, 刘险, 刘哲, 罗津津. 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以荆门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引用本文: 朱章林, 刘险, 刘哲, 罗津津. 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以荆门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ZHU Zhanglin, LIU Xian, LIU Zhe, LUO Jinjin. Study o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Towns——A Case Study of Jingme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Citation: ZHU Zhanglin, LIU Xian, LIU Zhe, LUO Jinjin. Study o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Towns——A Case Study of Jingme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

——以荆门市为例
    作者简介: 朱章林(1990-),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与环境规划研究。E-mail:mulin0916@126.com
  • 中图分类号: X32

Study o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Towns——A Case Study of Jingmen

  • 摘要: 以乡镇为单元,运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 标体系,计算生态安全得分。分析荆门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生态安全分值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东部大洪山、西部荆山以及南部长湖范围部分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荆门市区、钟祥市南部、沙洋县西部以及京山县东南部部分区域;大致将影响荆门市生态安全的因子总结为城镇发展压迫性、工业污染胁迫型、经济发展受限型和农业面源助推型4种类型;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将全市划分为保护优化区、修复维护区、核心改善区、重点促进区和强化治理区5个等级区,并分类构建生态安全维护政策体系。
  • 加载中
  • 图 1  荆门市生态安全分值空间分布

    图 2  荆门市生态安全分区方案

    表 1  荆门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序号准则层指标层单位指标属性数据来源
    1压力城镇化水平(x1%统计年鉴
    2人口密集度(x2人·km−2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3万元
    4用水强度(x4m3·万元−1
    5化肥施用强度(x5kg·hm−2
    6废水排放强度(x6t·万元−1环境统计数据
    7SO2排放强度(x7t·万元−1
    8烟(粉)尘排放强度(x8t·万元−1
    9状态平均地形起伏度(x9/根据DEM数据提取
    10人均水资源量(x10人·km水资源公报
    11人均耕地拥有量(x11人·km统计年鉴
    12人均财政收入(x12万元
    13响应第三产业从业率(x13%
    14千人拥有医生数(x14
    1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x15%
    16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水平(x16%
    17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水平(x17%
    序号准则层指标层单位指标属性数据来源
    1压力城镇化水平(x1%统计年鉴
    2人口密集度(x2人·km−2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3万元
    4用水强度(x4m3·万元−1
    5化肥施用强度(x5kg·hm−2
    6废水排放强度(x6t·万元−1环境统计数据
    7SO2排放强度(x7t·万元−1
    8烟(粉)尘排放强度(x8t·万元−1
    9状态平均地形起伏度(x9/根据DEM数据提取
    10人均水资源量(x10人·km水资源公报
    11人均耕地拥有量(x11人·km统计年鉴
    12人均财政收入(x12万元
    13响应第三产业从业率(x13%
    14千人拥有医生数(x14
    1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x15%
    16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水平(x16%
    17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水平(x17%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各评价单元生态安全分值(Si)与主要障碍因子

    乡镇县市区Si主要障碍因子
    栗溪镇东宝区65.458x17x15x14x12x11
    子陵铺镇东宝区62.504x14x10x13x11x12
    漳河镇漳河新区65.980x13x17x14x10x12
    马河镇东宝区69.126x14x13x11x12x17
    石桥驿镇东宝区62.552x10x14x17x13x12
    牌楼镇东宝区66.16x14x10x13x11x12
    仙居乡东宝区61.911x14x17x12x13x10
    龙泉街办东宝区64.063x2x1x11x10x14
    泉口街办东宝区62.257x2x1x11x10x14
    掇刀石街办掇刀区62.123x11x1x10x2x9
    白庙街办掇刀区40.381x6x7x8x4x11
    兴隆街办掇刀区69.420x13x14x9x11x3
    双喜街办漳河新区66.052x10x14x11x9x12
    团林铺镇掇刀区59.604x9x10x12x13x14
    麻城镇掇刀区64.696x9x10x12x13x11
    洋梓镇钟祥市63.057x14x9x5x12x10
    长寿镇钟祥市58.696x13x17x15x9x12
    丰乐镇钟祥市58.558x13x17x10x9x14
    胡集镇钟祥市63.828x10x11x9x5x13
    双河镇钟祥市60.587x13x12x10x11x14
    磷矿镇钟祥市66.409x13x11x10x9x12
    新市镇京山县66.151x1x11x10x12x14
    永兴镇京山县56.952x3x14x13x9x10
    曹武镇京山县66.347x13x9x12x14x10
    罗店镇京山县48.364x16x15x14x9x17
    宋河镇京山县57.523x17x13x14x10x12
    坪坝镇京山县64.988x14x17x10x12x11
    三阳镇京山县65.342x17x14x11x12x13
    绿林镇京山县72.076x17x15x12x14x11
    杨集镇京山县73.214x17x13x12x11x14
    孙桥镇京山县69.413x14x12x10x13x11
    石龙镇京山县64.825x15x17x13x12x14
    永隆镇京山县58.261x9x10x17x14x12
    雁门口镇京山县60.016x17x14x9x12x10
    钱场镇京山县58.531x17x9x10x14x1
    大柴湖经开区京山县53.135x1x11x9x14x10
    文集镇钟祥市65.644x9x10x11x14x12
    冷水镇钟祥市63.223x14x17x11x12x10
    石牌镇钟祥市56.335x13x17x9x10x14
    旧口镇钟祥市57.845x10x14x9x13x11
    柴湖镇钟祥市64.744x10x14x9x13x11
    长滩镇钟祥市65.41x13x17x14x12x9
    屈家岭管理区屈家岭管理区59.861x13x14x10x17x19
    沙洋镇沙洋县68.081x1x11x10x9x12
    五里铺镇沙洋县58.325x9x17x12x5x10
    十里铺镇沙洋县57.341x9x14x17x13x12
    纪山镇沙洋县65.156x9x14x13x10x12
    拾回桥镇沙洋县59.996x9x13x10x17x12
    后港镇沙洋县56.332x5x17x1x9x10
    毛李镇沙洋县67.767x14x9x10x12x11
    官垱镇沙洋县63.544x14x9x10x12x11
    李市镇沙洋县62.921x14x17x10x9x12
    马良镇沙洋县68.357x14x10x11x12x9
    高阳镇沙洋县60.505x9x13x17x12x10
    沈集镇沙洋县67.04x14x9x12x13x10
    曾集镇沙洋县61.235x9x5x14x12x13
    郢中街办钟祥市64.766x11x10x1x9x12
    东桥镇钟祥市66.759x14x15x13x12x11
    客店镇钟祥市77.024x11x12x14x13x17
    张集镇钟祥市65.177x14x11x12x13x17
    九里回族乡钟祥市63.678x13x9x12x17x10
       注:为研究方便,将屈家岭管理区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并不细分到具体街道。
    乡镇县市区Si主要障碍因子
    栗溪镇东宝区65.458x17x15x14x12x11
    子陵铺镇东宝区62.504x14x10x13x11x12
    漳河镇漳河新区65.980x13x17x14x10x12
    马河镇东宝区69.126x14x13x11x12x17
    石桥驿镇东宝区62.552x10x14x17x13x12
    牌楼镇东宝区66.16x14x10x13x11x12
    仙居乡东宝区61.911x14x17x12x13x10
    龙泉街办东宝区64.063x2x1x11x10x14
    泉口街办东宝区62.257x2x1x11x10x14
    掇刀石街办掇刀区62.123x11x1x10x2x9
    白庙街办掇刀区40.381x6x7x8x4x11
    兴隆街办掇刀区69.420x13x14x9x11x3
    双喜街办漳河新区66.052x10x14x11x9x12
    团林铺镇掇刀区59.604x9x10x12x13x14
    麻城镇掇刀区64.696x9x10x12x13x11
    洋梓镇钟祥市63.057x14x9x5x12x10
    长寿镇钟祥市58.696x13x17x15x9x12
    丰乐镇钟祥市58.558x13x17x10x9x14
    胡集镇钟祥市63.828x10x11x9x5x13
    双河镇钟祥市60.587x13x12x10x11x14
    磷矿镇钟祥市66.409x13x11x10x9x12
    新市镇京山县66.151x1x11x10x12x14
    永兴镇京山县56.952x3x14x13x9x10
    曹武镇京山县66.347x13x9x12x14x10
    罗店镇京山县48.364x16x15x14x9x17
    宋河镇京山县57.523x17x13x14x10x12
    坪坝镇京山县64.988x14x17x10x12x11
    三阳镇京山县65.342x17x14x11x12x13
    绿林镇京山县72.076x17x15x12x14x11
    杨集镇京山县73.214x17x13x12x11x14
    孙桥镇京山县69.413x14x12x10x13x11
    石龙镇京山县64.825x15x17x13x12x14
    永隆镇京山县58.261x9x10x17x14x12
    雁门口镇京山县60.016x17x14x9x12x10
    钱场镇京山县58.531x17x9x10x14x1
    大柴湖经开区京山县53.135x1x11x9x14x10
    文集镇钟祥市65.644x9x10x11x14x12
    冷水镇钟祥市63.223x14x17x11x12x10
    石牌镇钟祥市56.335x13x17x9x10x14
    旧口镇钟祥市57.845x10x14x9x13x11
    柴湖镇钟祥市64.744x10x14x9x13x11
    长滩镇钟祥市65.41x13x17x14x12x9
    屈家岭管理区屈家岭管理区59.861x13x14x10x17x19
    沙洋镇沙洋县68.081x1x11x10x9x12
    五里铺镇沙洋县58.325x9x17x12x5x10
    十里铺镇沙洋县57.341x9x14x17x13x12
    纪山镇沙洋县65.156x9x14x13x10x12
    拾回桥镇沙洋县59.996x9x13x10x17x12
    后港镇沙洋县56.332x5x17x1x9x10
    毛李镇沙洋县67.767x14x9x10x12x11
    官垱镇沙洋县63.544x14x9x10x12x11
    李市镇沙洋县62.921x14x17x10x9x12
    马良镇沙洋县68.357x14x10x11x12x9
    高阳镇沙洋县60.505x9x13x17x12x10
    沈集镇沙洋县67.04x14x9x12x13x10
    曾集镇沙洋县61.235x9x5x14x12x13
    郢中街办钟祥市64.766x11x10x1x9x12
    东桥镇钟祥市66.759x14x15x13x12x11
    客店镇钟祥市77.024x11x12x14x13x17
    张集镇钟祥市65.177x14x11x12x13x17
    九里回族乡钟祥市63.678x13x9x12x17x10
       注:为研究方便,将屈家岭管理区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并不细分到具体街道。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荆门市生态安全评价分区方案

    类型占比/%空间范围
    保护优化区(6个)9.83东宝区:马河镇
    钟祥市:客店镇
    京山县:绿林镇、杨集镇、孙桥镇
    漳河新区:兴隆街道
    修复维护区(21个)34.43东宝区:栗溪镇、漳河镇、牌楼镇
    掇刀区:麻城镇
    漳河新区:双喜街道
    沙洋县:沙洋镇、沈集镇、马良镇、毛李镇、纪山镇
    钟祥市:张集镇、东桥镇、长滩镇、郢中街办、磷矿镇、文集镇
    京山县:石龙镇、曹武镇、三阳镇、坪坝镇、新市镇
    核心改善区(16个)26.23东宝区:龙泉街道、泉口街道、仙居乡、石桥驿镇、子陵铺镇
    掇刀区:掇刀石街道
    沙洋县:官垱镇、曾集镇、高阳镇、李市镇
    钟祥市:冷水镇、洋梓镇、九里回族乡、柴湖镇、胡集镇、双河镇
    重点促进区(16个)26.23掇刀区:团林铺镇
    钟祥市:旧口镇、丰乐镇、长寿镇、石牌镇
    京山县:永隆镇、宋河镇、雁门口镇、钱场镇、永兴镇、大柴湖经济    开发区
    沙洋县:五里铺镇、十里铺镇、拾回桥镇、后港镇屈家岭管理区
    强化治理区(2个)3.28掇刀区:白庙街道
    京山县:罗店镇
       注:为研究方便,将屈家岭管理区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并不细分到具体街道。
    类型占比/%空间范围
    保护优化区(6个)9.83东宝区:马河镇
    钟祥市:客店镇
    京山县:绿林镇、杨集镇、孙桥镇
    漳河新区:兴隆街道
    修复维护区(21个)34.43东宝区:栗溪镇、漳河镇、牌楼镇
    掇刀区:麻城镇
    漳河新区:双喜街道
    沙洋县:沙洋镇、沈集镇、马良镇、毛李镇、纪山镇
    钟祥市:张集镇、东桥镇、长滩镇、郢中街办、磷矿镇、文集镇
    京山县:石龙镇、曹武镇、三阳镇、坪坝镇、新市镇
    核心改善区(16个)26.23东宝区:龙泉街道、泉口街道、仙居乡、石桥驿镇、子陵铺镇
    掇刀区:掇刀石街道
    沙洋县:官垱镇、曾集镇、高阳镇、李市镇
    钟祥市:冷水镇、洋梓镇、九里回族乡、柴湖镇、胡集镇、双河镇
    重点促进区(16个)26.23掇刀区:团林铺镇
    钟祥市:旧口镇、丰乐镇、长寿镇、石牌镇
    京山县:永隆镇、宋河镇、雁门口镇、钱场镇、永兴镇、大柴湖经济    开发区
    沙洋县:五里铺镇、十里铺镇、拾回桥镇、后港镇屈家岭管理区
    强化治理区(2个)3.28掇刀区:白庙街道
    京山县:罗店镇
       注:为研究方便,将屈家岭管理区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并不细分到具体街道。
    下载: 导出CSV
  • [1] 陈哲, 温庆忠.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述评[J]. 林业调查规划, 2017, 42(4): 31 − 36. 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4.007
    [2] 谢高地.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机制建设研究[J]. 环境保护, 2018, 46(Z1): 13 − 16.
    [3] 庞雅颂, 王琳.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1): 340 − 344.
    [4] 刘红, 王慧, 张兴卫.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J]. 生态学杂志, 2006(1): 74 − 78. doi: 10.3321/j.issn:1000-4890.2006.01.015
    [5] 夏吉昆, 于龙. 县域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云南省沾益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3): 1665 − 1667.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03.145
    [6] 安士伟, 万三敏, 寇冬雪. 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6): 75 − 80.
    [7] 刘海龙, 谢亚林, 贾文毓, 等. 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J]. 经济地理, 2018, 38(5): 161 − 169.
    [8] 胡志仁, 龚建周, 李天翔, 等.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2): 304 − 312.
    [9] 刘菁华, 李伟峰, 周伟奇, 等. 京津冀城市群扩张模式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预测[J]. 生态学报, 2018, 38(5): 1650 − 1660.
    [10] 解雪峰, 吴涛, 肖翠, 等. 基于PSR模型的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J]. 资源科学, 2014, 36(8): 1702 − 1711.
    [11] 张宝雷, 梁凯, 张淑敏. 南四湖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38(8): 261 − 265.
    [12] 冯彦, 郑洁, 祝凌云, 等. 基于PSR模型的湖北省县域森林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演变[J]. 经济地理, 2017, 37(2): 171 − 178.
    [13] 王雪, 杨庆媛, 何春燕, 等.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涵养发展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3): 169 − 175.
    [14] 李洁, 赵锐锋, 梁丹, 等. 兰州市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时空动态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 37(2): 151 − 157.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8.02.028
    [15] 沈萍. 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演变与空间格局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6): 87 − 92.
    [16] 曾琬童. 基于P-S-R模型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17): 219 − 222.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8.17.065
    [17] 余文波, 蔡海生, 张莹, 等. 基于RS及GIS的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分区[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25(4): 244 − 249.
    [18] 苟露峰, 高强, 高乐华, 等. 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山东省海洋生态安全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 2015, 34(3): 427 − 432.
    [19] 吴晓, 吴宜进.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山地城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3): 385 − 391. doi: 10.11870/cjlyzyyhj201403012
    [20] 李佩武, 李贵才, 张金花, 等. 城市生态安全的多种评价模型及应用[J]. 地理研究, 2009, 28(2): 293 − 302. doi: 10.3321/j.issn:1000-0585.2009.02.003
    [21] 柯小玲, 向梦, 林芸.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理论的武汉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1): 79 − 85.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8.01.013
    [22] 席海燕, 王圣瑞, 郑丙辉, 等. 流域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驱动[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4): 398 − 405.
    [23] 秦会艳, 黄颖利, 王佳佳. 黑龙江省生态安全测算及空间分布特征[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 31(3): 337 − 340.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5.03.019
    [24] 王振波, 梁龙武, 方创琳, 等. 京津冀特大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8, 38(12): 4132 − 4144.
    [25] 刘冉芝, 石惠春, 李鲁华. 甘肃省生态安全预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4): 110 − 11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30131
    [26] 欧定华, 夏建国, 欧晓芳. 基于GIS和RBF的城郊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趋势预测——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 33(1): 49 − 58. doi: 10.3969/j.issn.1672-0504.2017.01.010
    [27] 朱莲莲, 谢永宏, 宋冰冰, 等. 基于DPSIR模型的湖南省生态安全评价及安全格局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6): 1084 − 1090.
    [28] 申开丽, 王晓艺, 张盈盈, 等. 生态屏障地区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估研究[J]. 生态经济, 2018, 34(6): 199 − 204.
  • 加载中
图( 2) 表(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11
  • HTML全文浏览数:  2611
  • PDF下载数:  1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1-01
  • 刊出日期:  2020-12-20
朱章林, 刘险, 刘哲, 罗津津. 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以荆门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引用本文: 朱章林, 刘险, 刘哲, 罗津津. 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以荆门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ZHU Zhanglin, LIU Xian, LIU Zhe, LUO Jinjin. Study o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Towns——A Case Study of Jingme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Citation: ZHU Zhanglin, LIU Xian, LIU Zhe, LUO Jinjin. Study o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Towns——A Case Study of Jingme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6): 27-3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6.005

乡镇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研究

    作者简介: 朱章林(1990-),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与环境规划研究。E-mail:mulin0916@126.com
  • 1.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2. 武昌文华中学,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以乡镇为单元,运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 标体系,计算生态安全得分。分析荆门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生态安全分值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东部大洪山、西部荆山以及南部长湖范围部分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荆门市区、钟祥市南部、沙洋县西部以及京山县东南部部分区域;大致将影响荆门市生态安全的因子总结为城镇发展压迫性、工业污染胁迫型、经济发展受限型和农业面源助推型4种类型;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将全市划分为保护优化区、修复维护区、核心改善区、重点促进区和强化治理区5个等级区,并分类构建生态安全维护政策体系。

English Abstract

  • 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第一次在我国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态安全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为了维护人类安全、健康和发展,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利用而应该具有的发展状态或水平;狭义的生态安全是专指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以人类生存环境为对象,是维护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1]。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2],本质是维护区域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核心。主要目标是为了摸清区域生态现状、生态环境压力[3]。要使生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唯有对生态环境因子及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可靠的、可行的、并能为决策者提供指导信息的生态安全评价才能实现[4]。目前,关于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成果丰硕,但还未有统一的研究范式。研究尺度涉及县域[5]、市域[6]、省域[7]、城市群[8-9]和流域[10-11]等;研究对象涉及森林[12]、土地[13-17]、海洋[18]和城市生态安全[19-21]等,其中以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居多;研究视角包括时间维度的演变趋势分析[22]、空间维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23]以及时空双维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24],同时也有对生态安全变化的预测性分析[25-26];评价方法主要有PSR[10, 12-13, 16](压力—状态—响应)、DPSIR(压力—状态—影响—响应)[27]等。乡镇单元是政策具体执行和实施效果体现的基础单元,受限于数据统计口径,目前基于乡镇层面的生态安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借鉴大尺度研究方法,尝试以乡镇为单元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分区划分,制定分区管控措施,以期为荆门市制定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政策提供参考。

  •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之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地势东、西、北部三面高,中、南部低,呈簸箕状向南敞开,形成低山、丘岗和平湖变势(西北部为荆山余脉,东北部为大洪山余脉,汉江南北贯穿,湖泊水库众多),国土面积1.24万km2。2015年,荆门市下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常住总人口289.4万人。

  • 对荆门市行政区划图(1:220 000)进行地理配准后矢量化,构建矢量数据库;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下载荆门市30 m×30 m的DEM数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基础属性数据来源于《荆门市2016年统计年鉴》、《荆门市2015年环境统计数据》和《荆门市2015年水资源公报》等,用水总量、水资源量、化肥施用量、废水排放量、SO2排放量和烟(粉)尘排放量等由于缺少乡镇层面的数据,根据县(市、区)的数据进行估算得到。

  • 运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层面构建荆门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共17项指标。其中压力类指标反映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的人为扰动,包括人口集聚及污染物排放对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设置城镇化水平、人口密集度等8项指标;状态类指标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状况,设置平均地形起伏度、人均水资源量等4项指标;响应类指标反映区域应对压力的响应能力,包括产业转型、对健康的维护能力和对污染的控制能力,设置第三产业从业率、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等5项指标,见表1

    压力类指标:城镇化水平由各评价单元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示;人口密集度由常住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表示;用水强度由所在地区总用水量与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表示。各乡镇用水量数据根据县市区用水量按照工业产值及人口规模比例进行估算;废水、SO2、烟(粉)尘排放强度分别由所在地区废水、SO2和烟(粉)尘的排放总量与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表示。各评价单元数据根据县市区污染物排放量按照工业产值比例估算;化肥施用强度由化肥施用总量与耕地面积的比例表示,乡镇化肥施用量由所在县市区化肥施用总量按照乡镇耕地面积比例估算。状态类指标:平均地形起伏度由特定区域内最高点海拔高度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表示;人均水资源量由水资源总量与常住人口比例表示,乡镇用水总量由所在县市区水资源总量按照乡镇国土面积比例估算;人均耕地拥有量、人均财政收入由各乡镇的耕地面积、公共财政收入与常住人口的比例计算得到。响应类指标:第三产业从业率由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本区域从业总人数比例表示;千人拥有医生数由医生数与常住人口比值表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所在地通自来水的村数量占区域行政村总数比例表示;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分别由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的村数量占区域行政村总数比例表示,由于受城区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的影响,部分街道缺少的数据统一按100%计算补齐。

  • 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 = {({x_{ij}})_{m{{ \times }}n}}$(0≤im,0≤jn),为消除指标量纲影响,正、逆向指标分别选取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见式(1)。

    将标准化后形成的矩阵进行平移处理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指标权重见式(2~4)。

    式(2~4)中:xij为第i个单元指标j的值;x'ij为第i个单元指标j标准化值;xijmax为第i个单元指标j的最大值,xijmin为第i个单元指标j的最小值,ej为指标j熵值;gj为指标j的差异性系数;aj为指标j的权重。

  • 计算第i个评价单元的生态安全得分,计算见式(5)。

    式(5)中:Si为第i个单元生态安全评价得分;aj为指标j权重;x'ij为第i个单元指标j标准化值。

  • 引入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3个指标,诊断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28]见式(6~7)。

    式(6~7)中:因子贡献度即单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Wj;偏离度Ij即单项指标与生态安全目标之间的差距;障碍度Oj表示单项指标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xij为各项指标标准化值。

  • 荆门市各评价单元生态安全得分结果见表2,各单元生态安全分值差别明显,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91倍。

    利用ArcGIS10.2进行全局趋势面分析,分析显示,全市生态安全分值在东西方向上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整体上高于西部地区;在南北方向上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北部地区整体上高于南部地区,且在东西方向的变化趋势较南北方向的变化趋势相对明显,运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空间插值形成连续表面,见图1

    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大洪山、西部的荆山以及南部长湖范围部分区域。其中,客店镇、杨集镇、绿林镇、孙桥镇和马河镇的生态安全分值分别达到77.024、73.214、72.076、69.413和69.126,居全市前五位;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荆门市区、钟祥市南部、沙洋县西部及京山县东南部部分区域。掇刀区白庙街道生态安全分值仅为40.381,为全市最低值。

  • 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制定分区管控措施提供参考。由于指标较多,根据障碍度大小仅列出排名前五位的障碍因子[28],见表2。平均地形起伏度(x9)、人均水资源量(x10)、人均耕地拥有量(x11)、人均财政收入(x12)、第三产业从业率(x13)、千人拥有医生数(x14)和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水平(x17)等指标的出现次数相对较多,说明这些指标对评价值的影响相对明显,为重要调控因素。根据各评价单元主要障碍因子的结构特征,全市可大致概括为城镇发展压迫性、工业污染胁迫型、经济发展受限型和农业面源助推型4种类型。其中,龙泉街道、泉口街道、掇刀石街道、新市镇、大柴湖经济开发区、沙洋镇等典型障碍因子包括城镇化水平(x1)、人口密度(x2)、人均水资源量(x10)和人均耕地拥有量(x11),表明这些区域生态安全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为城镇发展压迫型;作为全市生态安全分值最低的地区,白庙街道受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主要障碍因子为工业废水排放强度(x6)、SO2排放强度(x7)、烟(粉)尘排放强度(x8)以及用水强度(x4)等,为工业污染胁迫型;罗店、宋河、坪坝、三阳、绿林和杨集等镇,人均财政收入(x12)、千人拥有医生数(x14)和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水平(x17)的影响相对突出,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污染治理能力相对滞后,为经济发展受限型;五里铺、后港、曾集、洋梓、胡集和旧口等镇的典型障碍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x5),这些区域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相对较大,为农业面源助推型。

  • 依据生态安全分值大小,利用自然断点法,将全市61个评价单元划分为保护优化区、修复维护区、核心改善区、重点促进区和强化治理区5个等级,见图2。结合指标分析以及影响各乡镇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分区重点管控措施。

  • 主要分布在荆山和大洪山范围内,为山区的核心区,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这些区域生态安全压力低,生态安全度高,是维护全市生态安全的最重要区域,要加大山体的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生态修复水平,以维护良好生态功能。

  • 主要分布于荆山和大洪山沿线、汉江沿线区域以及大中型湖泊水库所在地。该区域生态安全压力较低,生态安全状态及生态安全响应能力较高,是维护全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组分。但作为重点河流、湖库的所在地或重要影响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面临较大压力。要以汉江、漳河水库、长湖、温峡口水库和惠亭水库等重点河流、湖库为重点,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控与治理;加强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郢中街办、磷矿镇、文集镇、新市镇和沙洋镇要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治理。

  • 主要分布在荆门市西北部地区以及沙洋县中部。该区域为荆门市主要的工业集聚区,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是该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应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促进工业污染物减排,构建合理、有序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人为开发活动的干扰。

  • 主要分布在荆门市的东南和西南方向以及汉江沿线的丰乐镇、石牌镇和旧口镇。该区域人均耕地面积高,是农产品主要种植区,化肥施用强度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压力大,且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的水平较低。要重点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节肥、节药和农田污染治理等适用技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 包括白庙街道和罗店镇。该区域生态安全得分低,白庙街道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生态安全压力因子,主要是人口密度大、工业开发强度大导致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环境污染比较明显,是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点区域;罗店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生态安全响应因子,主要是农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程度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荆门市生态安全分区类型及空间范围划分见表3

  • 全市生态安全评价值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生态安全分值的计算结果,将全市61个评价单元划分为保护优化区(占比9.83%)、修复维护区(占比34.43%)、核心改善区(占比26.23%)、重点促进区(占比26.23%)和强化治理区(占比3.28%),其中,保护优化区与修复维护区是核心区。为提升荆门市域的生态安全,提出以下建议。

    1)以保护优化区与修复维护区为核心,构建以荆山、大洪山主要山体以及汉江、漳河水库、惠亭水库和长湖等重点河湖水库为基本骨架的荆门市生态安全格局。

    2)落实分区、分类管控政策体系。保护优化区以荆山、大洪山山体保护为核心;修复维护区以重点河流、湖库保护为核心,重点关注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核心改善区以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为重点任务,减轻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重点促进区以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完善为核心;强化治理区是治理的先行区,白庙街道重点突出工业污染治理,罗店镇重点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构建不同县(市、区)之间和同一县(市、区)不同乡镇之间的双重生态安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并制定相应实施办法,量化各区域对全市生态安全维护的贡献度,确定生态补偿的资金额度。

    该项研究尝试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根据设置的指标体系评价生态安全并进行分区划分,能够为生态安全维护的空间单元管控提供参考。由于部分指标并未在乡镇层面进行统计,本研究中只能采用适当方法进行估算,难免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后续还需在以乡镇为单元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上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28)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