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孙卫红, 何卿, 辛玉婷, 鲍春晖.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引用本文: 孙卫红, 何卿, 辛玉婷, 鲍春晖.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SUN Weihong, HE Qing, XIN Yuting, BAO Chunhui. Study on green indust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area in Yixing[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Citation: SUN Weihong, HE Qing, XIN Yuting, BAO Chunhui. Study on green indust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area in Yixing[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 孙卫红(1977−),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及环境科研。E-mail:651909305@qq.com
  •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208007)
  • 中图分类号: X321;N945.16

Study on green indust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area in Yixing

  • 摘要: 为实现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构建突出以水污染指标为重点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尤为关键。文章结合宜兴市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特点,构建了由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三大要素15项指标组成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相关规划值为标准,对宜兴市各水生态功能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功能区中产业绿色程度排序为Ⅰ-03>Ⅱ-02>Ⅲ-10>Ⅲ-11和Ⅱ-03>Ⅲ-07。这意味着在后续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对评估结果比较低的功能区进行绿色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评估结果中未能达标的指标采取控制措施。
  • 加载中
  • 图 1  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图 2  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图 3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分布

    表 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过程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方向一次筛选二次筛选三次筛选
    1绿色生产人均生产总值正向××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向×
    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向
    4旅游业产值占GDP比重正向×
    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向×
    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正向×
    7绿色环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向××
    8节能环保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正向××
    9新能源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正向××
    10新能源产业规模正向××
    11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正向××
    12单位GDP能耗逆向
    13煤炭消费总量逆向××
    14单位GDP用水量逆向
    15工业废水处理率正向×××
    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正向×
    17再生水利用率正向×
    18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逆向×
    19单位GDP化学需氧量逆向
    20单位GDP氨氮排放量逆向
    21单位GDP总氮排放量逆向
    22单位GDP总磷排放量逆向
    23单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逆向×
    24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逆向×
    25单位GDP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逆向×
    2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逆向×
    27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逆向
    28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逆向
    29农药施用量较2015年减少比例正向×××
    30化肥施用量较2016年减少比例正向×××
    31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正向××
    32绿色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值逆向××
    33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年均值逆向××
    34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逆向××
    35PM2.5年均值逆向××
    36空气质量二级与好于二级天数比例正向×
    37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
    38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
    3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正向××
    4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正向××
    41市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逆向×××
    42功能区环境噪声均值逆向××
    43绿色环境生活污水排放量逆向×××
    4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正向
    45工业固废处置率正向×××
    46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正向×××
    47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正向×
    48危险废物排放量逆向×××
    49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正向×
    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正向×
    51自然资源人均森林面积正向××
    52人均用水总量正向××
    53人均水资源量正向
    54人均土地面积正向
    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正向×××
    56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正向××
    57森林覆盖率正向
    58林木覆盖国土面积比率正向××
    59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正向×××
    60生态红线管控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正向××
      注:“√”,表示被选中的指标;“×”,表示未选中的指标。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方向一次筛选二次筛选三次筛选
    1绿色生产人均生产总值正向××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向×
    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向
    4旅游业产值占GDP比重正向×
    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向×
    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正向×
    7绿色环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向××
    8节能环保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正向××
    9新能源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正向××
    10新能源产业规模正向××
    11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正向××
    12单位GDP能耗逆向
    13煤炭消费总量逆向××
    14单位GDP用水量逆向
    15工业废水处理率正向×××
    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正向×
    17再生水利用率正向×
    18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逆向×
    19单位GDP化学需氧量逆向
    20单位GDP氨氮排放量逆向
    21单位GDP总氮排放量逆向
    22单位GDP总磷排放量逆向
    23单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逆向×
    24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逆向×
    25单位GDP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逆向×
    2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逆向×
    27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逆向
    28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逆向
    29农药施用量较2015年减少比例正向×××
    30化肥施用量较2016年减少比例正向×××
    31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正向××
    32绿色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值逆向××
    33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年均值逆向××
    34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逆向××
    35PM2.5年均值逆向××
    36空气质量二级与好于二级天数比例正向×
    37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
    38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
    3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正向××
    4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正向××
    41市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逆向×××
    42功能区环境噪声均值逆向××
    43绿色环境生活污水排放量逆向×××
    4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正向
    45工业固废处置率正向×××
    46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正向×××
    47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正向×
    48危险废物排放量逆向×××
    49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正向×
    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正向×
    51自然资源人均森林面积正向××
    52人均用水总量正向××
    53人均水资源量正向
    54人均土地面积正向
    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正向×××
    56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正向××
    57森林覆盖率正向
    58林木覆盖国土面积比率正向××
    59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正向×××
    60生态红线管控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正向××
      注:“√”,表示被选中的指标;“×”,表示未选中的指标。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绿色产业体系评价指标标准值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方向标准值单位
    1绿色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向45%
    2单位GDP能耗逆向0.35吨标煤•万元−1
    3单位GDP用水量逆向36.5m3•万元−1
    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逆向kg•万元−1
    5单位GDP氨氮排放量逆向kg•万元−1
    6单位GDP总氮排放量逆向kg•万元−1
    7单位GDP总磷排放量逆向kg•万元−1
    8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逆向2.55kg•hm−2
    9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逆向220.39kg•hm−2
    10绿色环境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0.925
    11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0.925
    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正向98%
    13自然资源价值人均水资源价值正向0.85万元•人−1
    14人均土地资源价值正向5.41万元•人−1
    15人均林木资源价值正向6.02万元•人−1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方向标准值单位
    1绿色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向45%
    2单位GDP能耗逆向0.35吨标煤•万元−1
    3单位GDP用水量逆向36.5m3•万元−1
    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逆向kg•万元−1
    5单位GDP氨氮排放量逆向kg•万元−1
    6单位GDP总氮排放量逆向kg•万元−1
    7单位GDP总磷排放量逆向kg•万元−1
    8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逆向2.55kg•hm−2
    9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逆向220.39kg•hm−2
    10绿色环境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0.925
    11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正向0.925
    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正向98%
    13自然资源价值人均水资源价值正向0.85万元•人−1
    14人均土地资源价值正向5.41万元•人−1
    15人均林木资源价值正向6.02万元•人−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

    分区编号乡镇面积/km2
    Ⅰ-03湖㳇镇、张渚镇、西渚镇、新街街道(环科园)、太华镇568.1
    Ⅱ-02新建镇44.8/226.5(武进)
    Ⅱ-03丁蜀镇(南)170.2
    Ⅲ-07徐舍镇、杨巷镇、官林镇375.2
    Ⅲ-10高塍镇、和桥镇216
    Ⅲ-11宜城街道、新庄街道、芳桥街道、屺亭街道(开发区)、周铁镇、万石镇、丁蜀镇(北)349.4
      注:Ⅱ-03并入Ⅲ-11分析。
    分区编号乡镇面积/km2
    Ⅰ-03湖㳇镇、张渚镇、西渚镇、新街街道(环科园)、太华镇568.1
    Ⅱ-02新建镇44.8/226.5(武进)
    Ⅱ-03丁蜀镇(南)170.2
    Ⅲ-07徐舍镇、杨巷镇、官林镇375.2
    Ⅲ-10高塍镇、和桥镇216
    Ⅲ-11宜城街道、新庄街道、芳桥街道、屺亭街道(开发区)、周铁镇、万石镇、丁蜀镇(北)349.4
      注:Ⅱ-03并入Ⅲ-11分析。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结果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指标权重评估结果
    Ⅰ-03Ⅱ-02Ⅲ-07Ⅲ-10Ⅲ-11、Ⅱ-03
    1绿色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0.000 80.0010.0010.0010.0010.001
    2单位GDP能耗0.106 40.3491.1640.3621.0940.309
    3单位GDP用水量0.007 5
    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0.100 1
    5单位GDP氨氮排放量0.136 8
    6单位GDP总氮排放量0.078 9
    7单位GDP总磷排放量0.099 7
    8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0.096 90.1570.0250.0180.0280.064
    9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0.048 2
    10绿色环境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0.001 30.0390.0010.0370.0340.036
    11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0.050 7
    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0.000 1
    13自然资源价值人均水资源价值0.008 31.170.0280.0320.0310.120
    14人均土地资源价值0.258 0
    15人均林木资源价值0.006 3
    合计1.01.7151.2180.4501.1870.530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指标权重评估结果
    Ⅰ-03Ⅱ-02Ⅲ-07Ⅲ-10Ⅲ-11、Ⅱ-03
    1绿色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0.000 80.0010.0010.0010.0010.001
    2单位GDP能耗0.106 40.3491.1640.3621.0940.309
    3单位GDP用水量0.007 5
    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0.100 1
    5单位GDP氨氮排放量0.136 8
    6单位GDP总氮排放量0.078 9
    7单位GDP总磷排放量0.099 7
    8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0.096 90.1570.0250.0180.0280.064
    9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0.048 2
    10绿色环境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0.001 30.0390.0010.0370.0340.036
    11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0.050 7
    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0.000 1
    13自然资源价值人均水资源价值0.008 31.170.0280.0320.0310.120
    14人均土地资源价值0.258 0
    15人均林木资源价值0.006 3
    合计1.01.7151.2180.4501.1870.53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各项指标无量纲化值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单元各项指标标化值
    Ⅰ-03Ⅱ-02Ⅲ-07Ⅲ-10Ⅲ-11、Ⅱ-03
    1绿色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091.151.351.091.09
    2单位GDP能耗1.940.732.118.620.55
    3单位GDP用水量0.990.650.951.321.39
    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0.454.230.471.050.64
    5单位GDP氨氮排放量0.463.290.440.190.30
    6单位GDP总氮排放量0.171.070.150.250.21
    7单位GDP总磷排放量0.131.230.120.161.19
    8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1.130.120.090.180.42
    9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0.990.270.190.210.49
    10绿色环境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0.750.590.580.660.57
    11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0.74-0.710.650.70
    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0.890.840.840.840.84
    13自然资源价值人均水资源价值0.941.461.000.960.61
    14人均土地资源价值4.470.040.070.070.43
    15人均林木资源价值1.461.030.910.840.77
    序号要素层指标名称单元各项指标标化值
    Ⅰ-03Ⅱ-02Ⅲ-07Ⅲ-10Ⅲ-11、Ⅱ-03
    1绿色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091.151.351.091.09
    2单位GDP能耗1.940.732.118.620.55
    3单位GDP用水量0.990.650.951.321.39
    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0.454.230.471.050.64
    5单位GDP氨氮排放量0.463.290.440.190.30
    6单位GDP总氮排放量0.171.070.150.250.21
    7单位GDP总磷排放量0.131.230.120.161.19
    8单位农用地农药施用量1.130.120.090.180.42
    9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0.990.270.190.210.49
    10绿色环境河流水生态健康指数0.750.590.580.660.57
    11湖库水生态健康指数0.74-0.710.650.70
    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0.890.840.840.840.84
    13自然资源价值人均水资源价值0.941.461.000.960.61
    14人均土地资源价值4.470.040.070.070.43
    15人均林木资源价值1.461.030.910.840.77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指标达标率指数

    单元各项达标率指数达标率指数
    Ⅰ-031.11
    Ⅱ-021.19
    Ⅲ-070.67
    Ⅲ-101.14
    Ⅲ-11、Ⅱ-030.68
    单元各项达标率指数达标率指数
    Ⅰ-031.11
    Ⅱ-021.19
    Ⅲ-070.67
    Ⅲ-101.14
    Ⅲ-11、Ⅱ-030.68
    下载: 导出CSV
  • [1] 刘小清. 绿色产业──迎着朝阳走来的新兴产业[J]. 商业研究, 1999(9): 112 − 114.
    [2] 曾建明, 陈万江. 论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机制[J]. 天府新论, 1999(5): 22 − 24.
    [3] 何永进. 绿色产业: 21世纪经济大势[J]. 苏南科技开发, 2007(5): 76 − 76.
    [4] 孙文英, 曾煜. 促进绿色城镇化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6(8): 66 − 69.
    [5] 王傲雪. 关于绿色产业概念与特征的界定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5): 370 − 371. doi: 10.3969/j.issn.1001-828X.2015.15.286
    [6] 陈洪海, 迟国泰. 基于信息显著性差异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实证[J]. 运筹与管理, 2014, 23(6): 194 − 203.
    [7] 王正环, 叶飞文, 李常青. 构建福建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4): 114 − 117.
    [8] 周颖, 王洪志, 迟国泰. 基于因子分析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及实证[J]. 系统管理学报, 2016, 25(2): 338 − 339.
    [9] 杜永强, 迟国泰. 基于指标甄别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研管理, 2015, 36(9): 119 − 127.
    [10] 顾在浜, 石宝峰, 迟国泰. 基于聚类-灰色关联分析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4): 350 − 354.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3.04.006
    [11] 石宝峰, 迟国泰. 基于信息含量最大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7): 1799 − 1810. doi: 10.12011/1000-6788(2014)7-1799
    [12] 李一琼. 城市绿色发展评估研究—以苏州市和无锡市为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3(2): 74 − 79.
  • 加载中
图( 3) 表( 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09
  • HTML全文浏览数:  2009
  • PDF下载数:  1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11
  • 刊出日期:  2021-12-20
孙卫红, 何卿, 辛玉婷, 鲍春晖.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引用本文: 孙卫红, 何卿, 辛玉婷, 鲍春晖.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SUN Weihong, HE Qing, XIN Yuting, BAO Chunhui. Study on green indust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area in Yixing[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Citation: SUN Weihong, HE Qing, XIN Yuting, BAO Chunhui. Study on green indust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area in Yixing[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1, 47(6): 66-7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6.013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 孙卫红(1977−),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及环境科研。E-mail:651909305@qq.com
  • 1.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 10036
  • 2. 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36
  • 3.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6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208007)

摘要: 为实现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构建突出以水污染指标为重点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尤为关键。文章结合宜兴市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特点,构建了由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三大要素15项指标组成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相关规划值为标准,对宜兴市各水生态功能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功能区中产业绿色程度排序为Ⅰ-03>Ⅱ-02>Ⅲ-10>Ⅲ-11和Ⅱ-03>Ⅲ-07。这意味着在后续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对评估结果比较低的功能区进行绿色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评估结果中未能达标的指标采取控制措施。

English Abstract

  • 绿色产业,其核心是力求在资源、能源使用上尽可能节约、产生的污染尽可能最小的产业,主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自2007年国际绿色产业联合协会发表绿色产业的声明以来,研究人员从绿色产业所包含的环境保护、生态和经济效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产品等各角度对绿色产业进行了不同的定义[1-5]

    本课题组针对江苏省宜兴市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从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3个层面选择15项以水污染为主的指标构建绿色产业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宜兴市不同的水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 绿色产业评价指标初步筛选主要基于5项原则[6-7]:反映广义绿色产业内涵、反映重要机构经典观点、源自学术文献的梳理、反映所属指标层的信息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指标遴选标准[8-11]:指标信息含量最大标准、指标冗余信息剔除标准;结合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水网密布的特点,重点考虑建立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价值和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的指标体系,突出水污染物排放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见图1

    • 宜兴市绿色产业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构共包括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目标层,即评估的目标为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发展情况;第二层次是要素层,是绿色产业评估的基本出发点;第三层次是指标层,每一个独立的要素通过多个定量指标予以描述,见图2

    • 通过对大量指标的初步筛选,选取60个定量指标,并对它们进行合并、剔除、修改和关联后,二次筛选获得33个评估指标,再对它们的可获得性进行判别,结合产业发展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性,围绕水环境改善最终确定绿色产业体系构建15项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及指标具体情况,见表l2

    •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目的在于消除不同指标数据在单位和量纲上的差异性对指标遴选的影响。由于遴选的指标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指数值越大绿色产业发展状况越好的指标;负向指标指数值越小绿色产业发展情况越好的指标。

      采用无量纲化的方法处理,具体做法是将指标的实际值与指标的标准值相比。为了保证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所得结果趋于一致,分别作如下处理,见式(1)。

      式(1)中,$ {C}_{i} $为正向指标无量纲化结果;$ {C}_{i}^{\text{'}} $为负向指标无量纲化结果;$ {I}_{i} $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 {S}_{i} $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

      对于计算结果>1的,表示该指标已达到目标值,否则则未达到目标值;对于缺失数据的,取无量纲化结果最小值0。

    • 式(2)中,AI为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结果;$ {W}_{i} $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C}_{i} $为第 i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根据最终的评估结果将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产业绿色程度进行排序[12]

    • 对于同一维度上的某一属性的评价状况,采用达标率指数进行衡量,见式(3)。

      式(3)中,RS为达标率指数,$ {C}_{i} $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n为参与计算的指标个数。达标率指数计算结果越大,说明指标越达标、多项指标达标的整体情况越良好,反映出在该属性层面上绿色产业发展状况越好;反之,则说明在该属性层面上绿色产业发展状况不理想。

    •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试行)的批复》(苏政复[2016]40号),宜兴市划分为9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其中3个位于滆湖和太湖湖体,其余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涉及13个镇和5个街道,见表3图3

    • 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评价指标中单位GDP化学需氧量、单位GDP氨氮排放量、单位GDP总氮排放量和单位GDP总磷排放量以《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试行)》中相应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的COD、氨氮、总磷以及总氮2020年总量管理目标作为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阈值。以各单元人均水资源价值、人均土地资源价值和人均林木资源价值的平均值作为自然资源价值的阈值。宜兴市不同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各项指标无量纲化值,见表4,达标指数计算结果,见表5,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结果,见表6

      表4和5可知,经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及达标率指数计算,影响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产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单位GDP用水量、单位GDP总氮排放量、单位GDP总磷排放量、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河流及湖泊水生态健康指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人均自然资源价值。

      表6可知,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各功能区中产业绿色程度排序为:Ⅰ-03>Ⅱ-02>Ⅲ-10>Ⅲ-11和Ⅱ-03>Ⅲ-07。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推断,为最终实现河湖水质改善以及自然资源价值的提升,在宜兴市不同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重点考虑化肥施用量;第二产业重点考虑水耗、氮磷排放;第三产业重点考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在6个不同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中重点关注水生态环境功能区Ⅲ-07以及水生态环境功能区Ⅲ-11和Ⅱ-03的绿色产业结构调整。

    • 本研究将宜兴市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按行政区域合并为5个功能区,其中Ⅰ-03功能区包括湖㳇镇、张渚镇、西渚镇、新街街道(环科园)和太华镇;Ⅱ-02功能区包括新建镇;Ⅱ-03和Ⅲ-11合并为1个功能区,包括宜城街道、新庄街道、芳桥街道、屺亭街道(开发区)、周铁镇、万石镇和丁蜀镇;Ⅲ-07功能区包括徐舍镇、杨巷镇和官林镇;Ⅲ-10功能区包括高塍镇和桥镇。

      宜兴市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宜兴市水网密布的特点,突出三大产业水污染物排放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构建了由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三大要素15项指标组成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其中绿色生产要素包含能耗、水耗、水污染物排放以及农药、化肥施(使)用量等指标,绿色环境包含河(湖)水体水质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自然资源价值包含水、土地、林木自然资源价值量等指标。评估结果显示,影响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产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单位GDP用水量、单位GDP总氮、总磷排放量、单位农用地化肥使用量、河流及湖泊水生态健康指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以及人均自然资源价值;在宜兴市不同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优化评估结果比较低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Ⅲ-07的产业结构,其次是水生态环境功能区Ⅲ-11和Ⅱ-03。为最终实现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河湖水质改善,在绿色产业优化过程中第一产业重点考虑减少化肥使用量,第二产业重点考虑降低水耗及氮磷排放,第三产业重点考虑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参考文献 (12)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