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陈立, 张发旺, 刘少玉, 何泽, 张胜.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10): 2385-2390.
引用本文: 陈立, 张发旺, 刘少玉, 何泽, 张胜.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10): 2385-2390.
Chen Li, Zhang Fawang, Liu Shaoyu, He Ze, Zhang Sh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situ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Zhongyuan Oil Fiel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10): 2385-2390.
Citation: Chen Li, Zhang Fawang, Liu Shaoyu, He Ze, Zhang Sh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situ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Zhongyuan Oil Fiel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10): 2385-2390.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 基金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5DFA90200)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基金项目(濮阳市油田区土壤修复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200904)

  • 中图分类号: X53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situ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Zhongyuan Oil Field

  • Fund Project:
  • 摘要: 通过实验室选择性富集培养,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了能以中原原油为碳源快速生长的石油降解菌群。结合黑麦草(Ryegrass)和苜蓿(Alfalfa),采用该降解菌群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入降解菌的实验区分种植黑麦草、种植苜蓿、未种植区,另设黑麦草区和空白区。经过99 d的生物修复,石油烃累计降解率达43.27%~67.38%,尤以2个微生物植物联合区修复效果为最佳,而空白区的累计降解率不足2.5%,说明所选菌群对中原油田污染土壤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接入的降解菌一般经过1~3 d的适应期后发挥作用;修复过程中易溶盐、NO-3、Cl-等易溶物质只有极小部分随水进入下部土层(50 cm);由于苜蓿草的根部可能具有固氮作用,使得实验层中的NH+4含量比其他实验区的大。实验过程中对包括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等影响修复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11
  • HTML全文浏览数:  1099
  • PDF下载数:  243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陈立, 张发旺, 刘少玉, 何泽, 张胜.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10): 2385-2390.
引用本文: 陈立, 张发旺, 刘少玉, 何泽, 张胜.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10): 2385-2390.
Chen Li, Zhang Fawang, Liu Shaoyu, He Ze, Zhang Sh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situ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Zhongyuan Oil Fiel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10): 2385-2390.
Citation: Chen Li, Zhang Fawang, Liu Shaoyu, He Ze, Zhang Sh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situ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Zhongyuan Oil Field[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5(10): 2385-2390.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正定 050803;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5DFA90200)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基金项目(濮阳市油田区土壤修复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200904)

摘要: 通过实验室选择性富集培养,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了能以中原原油为碳源快速生长的石油降解菌群。结合黑麦草(Ryegrass)和苜蓿(Alfalfa),采用该降解菌群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入降解菌的实验区分种植黑麦草、种植苜蓿、未种植区,另设黑麦草区和空白区。经过99 d的生物修复,石油烃累计降解率达43.27%~67.38%,尤以2个微生物植物联合区修复效果为最佳,而空白区的累计降解率不足2.5%,说明所选菌群对中原油田污染土壤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接入的降解菌一般经过1~3 d的适应期后发挥作用;修复过程中易溶盐、NO-3、Cl-等易溶物质只有极小部分随水进入下部土层(50 cm);由于苜蓿草的根部可能具有固氮作用,使得实验层中的NH+4含量比其他实验区的大。实验过程中对包括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等影响修复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