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

庞毓旻, 刘国华, 齐鲁, 范海涛, 王洪臣.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J]. 环境保护科学, 2014, (2): 8-13.
引用本文: 庞毓旻, 刘国华, 齐鲁, 范海涛, 王洪臣.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J]. 环境保护科学, 2014, (2): 8-13.
Pang Yumin, Liu Guohua, Qi Lu, Fan Haitao, Wang Hongchen. Ways and Effect Factors of N2O Emission i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from Wastewater[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14, (2): 8-13.
Citation: Pang Yumin, Liu Guohua, Qi Lu, Fan Haitao, Wang Hongchen. Ways and Effect Factors of N2O Emission i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from Wastewater[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14, (2): 8-13.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庞毓旻(1990-), 女,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污水处理曝气系统低碳运行关键设备开发与产业化》(2011ZX07316 00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污水处理全过程监控的智能传感器系统研制》(2012AA062308)基金资助

  • 中图分类号: X703.1

Ways and Effect Factors of N2O Emission i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from Wastewater

  • Fund Project:
  • 摘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规律,结合近年来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就传统的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全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和新型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中N2O的释放途径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通过综述发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有可能导致N2O的释放,且硝化过程更易产生N2O;与传统的脱氮过程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新型脱氮过程产生N2O的概率更大;影响N2O释放的因素主要有DO浓度、NO-2浓度、进水氨氮负荷、SRT和COD/N等运行工况和细菌种类及其活性。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
  • HTML全文浏览数:  3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9-25
庞毓旻, 刘国华, 齐鲁, 范海涛, 王洪臣.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J]. 环境保护科学, 2014, (2): 8-13.
引用本文: 庞毓旻, 刘国华, 齐鲁, 范海涛, 王洪臣.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J]. 环境保护科学, 2014, (2): 8-13.
Pang Yumin, Liu Guohua, Qi Lu, Fan Haitao, Wang Hongchen. Ways and Effect Factors of N2O Emission i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from Wastewater[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14, (2): 8-13.
Citation: Pang Yumin, Liu Guohua, Qi Lu, Fan Haitao, Wang Hongchen. Ways and Effect Factors of N2O Emission in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from Wastewater[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14, (2): 8-13.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庞毓旻(1990-), 女,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污水处理曝气系统低碳运行关键设备开发与产业化》(2011ZX07316 00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污水处理全过程监控的智能传感器系统研制》(2012AA062308)基金资助

摘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规律,结合近年来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就传统的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全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和新型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中N2O的释放途径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通过综述发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有可能导致N2O的释放,且硝化过程更易产生N2O;与传统的脱氮过程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新型脱氮过程产生N2O的概率更大;影响N2O释放的因素主要有DO浓度、NO-2浓度、进水氨氮负荷、SRT和COD/N等运行工况和细菌种类及其活性。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