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玉成. 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43.
[2] 王泽应.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317.
[3] 罗宾•阿特菲尔德. 环境关怀的伦理学[M]. 李小重, 雷毅,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4] 陈寿灿. 当代中国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11.
[5] 联合国.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EB/OL].https://www.un.org/chinese/esa/hdr2007-2008/preface.html.
[6] STEFAN BRINGEZU. Global land use and soil management in a changing climate[EB/OL]. 2012.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archives/soil/pdf/may2012/09 - Stefan Bringezu - final.pdf.
[7]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M]. 唐正东, 臧佩洪,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8]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9.
[9]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10] 习近平.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11] 靳利华. 生态与当代国际政治[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
[12] 樊勇明.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 [M]. 第3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13] 史蒂文•胡克, 约翰•斯帕尼尔. 二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M]. 白云真, 李巧英, 贾启辰, 译.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