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

李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引用本文: 李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LI Rong. Design of Third Party App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Urban Municipal Waste[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Citation: LI Rong. Design of Third Party App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Urban Municipal Waste[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

    作者简介: 李 蓉(1982 − ),女,硕士、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管理、社会与环境方向。E-mail:symaine0809@foxmail.com
  •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NJZY18293)
  • 中图分类号: X32

Design of Third Party App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Urban Municipal Waste

  • 摘要: 文章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起点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个终点之间,设计了三方App方案作为软件支持以建立桥梁衔接和支撑整个系统并促进其高效运转。具体环节以流程图的方式进行阐述,并给出了运行管理的初步模式。并且论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三方App方案在居民端的人群适用度广、在物业或转运端的辅助社会管理属性、在环境能源公司或政府管理端的数据价值及共享效益,以及对生态环保的支持及潜在价值。
  • 加载中
  • 图 1  垃圾分类三方App项目设计总流程

    图 2  垃圾分类与环保积分的关系

    图 3  物业公司POSE机App环节流程

    图 4  垃圾转运部门与环境能源公司依托软件App的合作流程

    图 5  软件App数据云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关

    图 6  三方App网络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执法监督中的应用

  • [1] 娄敏. 城市垃圾源头分类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市内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4): 17 − 19.
    [2] 孔劲松, 谢旭禾, 姚歆元, 等.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与优化[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9, 112(12): 22 − 24.
    [3] 贾文龙.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居民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4): 13 − 14.
    [4] CHEN S S, HUANG J L, XIAO T T, et al. Carbon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modes induced by garbage classification: Case study in pilot communities in Shanghai,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17(5): 193.
    [5] 吴新华. 垃圾分类二维码制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 22(3): 247 − 249.
    [6] 杨舟, 鲍洪运, 郝豪, 等. “互联网+”时代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浅论[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 6(2): 100 − 101.
    [7] 吕维霞, 杜娟.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55(1): 39 − 52.
    [8] 周安.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政府补贴政策激励模式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 加载中
图( 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91
  • HTML全文浏览数:  2391
  • PDF下载数:  1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2-25
  • 刊出日期:  2020-10-20
李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引用本文: 李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LI Rong. Design of Third Party App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Urban Municipal Waste[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Citation: LI Rong. Design of Third Party App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Urban Municipal Waste[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5): 112-115.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5.019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方案设计

    作者简介: 李 蓉(1982 − ),女,硕士、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管理、社会与环境方向。E-mail:symaine0809@foxmail.com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NJZY18293)

摘要: 文章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起点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个终点之间,设计了三方App方案作为软件支持以建立桥梁衔接和支撑整个系统并促进其高效运转。具体环节以流程图的方式进行阐述,并给出了运行管理的初步模式。并且论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三方App方案在居民端的人群适用度广、在物业或转运端的辅助社会管理属性、在环境能源公司或政府管理端的数据价值及共享效益,以及对生态环保的支持及潜在价值。

English Abstract

  • 环境资源属性之一是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然而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垃圾分类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从源头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举措,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1-3]。据此,本项目以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落实展开研究。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确定首批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垃圾分类在我国的强制推行拉开了序幕,并且近3个季度以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对当地环境治理提供了有效帮助[4]。结合国内外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践及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鉴于政府作为“单一”的垃圾分类管理主体的局限性,基于垃圾分类实践操作即把城市生活垃圾按照成分、价值、特征的不同分为各种类别,其中涉及的,3个主要环节: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地设计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三方App方案。

    当下Application(App)一词已应成为各种终端应用软件的代名词,而不应仅仅限制于移动终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也需要乘上互联网这趟快车,一个三方App的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网络的设想应运而生,即城市居民用户端智能手机App、物业或垃圾转运部门POSE机数据采集App、环境能源公司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电脑软件App的三方管理App。

    相比之前多年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种办法,国家对垃圾分类强制立法必然行之有效,然而让国民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提高环保意识;提供辅助垃圾分类的便利的软硬件条件,使国民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同样十分重要。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起点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个终点之间,需要一个桥梁来衔接和支撑,才能真正运转起来,这就需要一种流程管理方面的软件支持,本项目“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三方App设计方案”,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 设计总流程见图1

    城市居民端移动设备注册App,每天把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打包,贴上特制的二维码(此二维码一般由物业公司提供)[5],二维码上是居民家庭详细信息和垃圾产生日期、种类等信息。集中投放到小区指定的垃圾桶中,物业公司通过POSE机扫描二维码获得家庭日产生垃圾分类数据,居民也在此环节获得了垃圾分类积分,这个积分在移动设备App上可以查询,居民可以用这些积分来兑换商品、享受优惠服务。

    物业公司用的POSE机把每日分类收集的垃圾数据通过三方App网络平台上传,并传输到垃圾转运部门,垃圾转运部门通过数据分析把一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根据环境能源公司需求的种类和数量运输到位,环境能源公司通过软件App与三方App网络系统链接分享大数据,掌握不同转运站的运力和运量,分配产能,节约能源。另一部分不可回收的垃圾根据市政方案集中填埋或者焚烧。

    同时,以上数据通过三方App网络均可以分享到市政相关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利用云数据,第一,可以监管垃圾处理各个环节;第二,可以把居民垃圾分类数据与城市居民征信系统链接起来,通过居民垃圾分类积分的多少,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进行鼓励,比如提供一些市政服务的优先权等鼓励机制和措施;第三,可以把各个环境能源公司对可回收垃圾能源化的效果进行考核监督,对做得好的企业进行政策鼓励,比如减免税收和信贷补贴等等。

  • 城市居民端App流程见图2

    “互联网+环境治理”,即立足于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为新条件下的环境治理提供另一种可能性[6]。基于国家垃圾处理能力日趋强大,技术条件逐渐成熟,但没有形成完备的垃圾分类体系,以服务外包为突破口,使得一切面向市场化而不是仅仅依照政府强制的“商业环保”才是落实环保的最佳出路。

    因此,需要建立从居民到垃圾回收点再到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链条,明确相关算法,计算居民生活垃圾所产生的“二次价值”即可回收垃圾资源的二次利用为企业节省的经营成本;“环境价值”垃圾的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改善所创造的隐形价值;“实体产品”即可回收垃圾的用途追踪;“利润返现”企业以低廉价格使用居民提供的二次资源并通过终端产品的净利润补偿居民,居民以此为基础获得环保积分,即居民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由物业部门考察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后依照效率和质量获得积分,环保积分则可用来兑换环保商品比如垃圾袋垃圾桶、兑换社会服务或者抵扣个人所得税等等。

  • 物业公司POSE机App流程见图3

    市政部门可与物业公司合作,通过App积分为依据提供给居民物业费补贴,可以通过减免物业公司税收为途径实现,便于提高小区洁净度,加强用户积极性,节省物业清洁费的成本,达到双赢。

    同时对垃圾分类准确性的把握在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对今后长远规划有决定性作用。将来当居民对垃圾分类在环保宣传和政府法律法规双重推动下,养成很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与能力之后,要进行下一步生活垃圾自觉减量推进,比如对垃圾分类运输收费、对产生垃圾超量的家庭进行特别征税等;鼓励方面如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免收运输费等[7-8]然而,根据国情现状,这些措施对于执行者来说需要一个平稳的心里过渡期,还是要等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之后再逐步推行。

  • 垃圾转运部门与环境能源公司环节见图4

    环境能源公司利用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环保商品,应该对居民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利润回馈。比如,一些环境能源公司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发电,一旦这部分电通过居民电网进行营利,居民就应该能享受这部分用电的优惠价格。

  • 相关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这方面的贡献情况,可以作为家庭成员诚信档案里的一项指标,以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心和对社会尽义务的能力见图5

  • 随着上海、北京先后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进入国家全面对垃圾分类立法的关键年,城市居民垃圾分类三方App可以对居民垃圾分类情况进行量化体现,可以有助于市政管理部门有效监督,使得法规执行起来更加有据可依。三方App网络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执法监督中的应用,见图6

  •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时,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对照人们的需求,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和数量赶不上人类使用的速度和数量,因此垃圾分类处理与可再生资源回收是当下必然趋势。然而居民垃圾分类的起点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个终点应该是一个闭环网络,目前这个过程的各个节点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有数据资源的相对封闭和利用率低下的现状缺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需要一个桥梁来衔接和支撑,使这个闭环中的各个节点能真正互通并且高效运转起来,这需要一种流程管理方面的软件支持,即项目三方App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深入广泛人群,对于居民用户在其使用的移动端设备上安装一款综合性、实用性最优的垃圾分类App,可以使少年儿童学习到垃圾分类知识、使青年有更多机会加入环保行列、使中年人产生垃圾分类的兴趣、使老年人适应当下的环保新形态,成为城市居民必备的生活工具。

  • 物业是商业运营机构、转运部门是政府职能部门,是以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投放和运输为关系纽带的。三方App在这个环节上为物业公司对居民区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与业主之间的量化数据凭证,同时为转运部门对不同社区的运力分配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为将来生活垃圾根据产生量和运输投入进行收费提供了可控点,可作为一种配合社会进行垃圾分类管理的数据输入系统,使得双方可以达到互惠共赢。

  • 环境能源公司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二次资源开发,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三方App在这里对其相关再生新产品的品种开发和生产规模及产能匹配起到了技术支持的作用,使其掌握可回收垃圾原料的种类和数量供,洞察原料市场的供需,对处理能力的开发以及投产更加有目的性。同时对将来环境能源公司兑现社会服务职能,以优惠使用其再生产品的方式回馈居民端分类者提供依据。

    同时,三方App的海量数据价值对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即是巨大的民生反馈,又是相关行政措施决策指导和效果评估凭据,甚至可以成为管理调控的协助手段。比如,在管理配置转运部门和鼓励物业公司协管垃圾分类正确率、支持环境能源公司扩大对可回收垃圾处理投入,在减免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等。

  • 为响应国家“五位一体”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三方App的开发和最终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有效管理垃圾分类,为此项工作增加新思路,并且可以在三方App运作过程中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如图1“三方App方案设计总流程”中所示,智能手机、POSE机、电脑软件以上三方App的开发;三方App的升级、维护;数据的云端开发及系统维护;所有环节涉及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培训等都是就业机会的产生之处,而在这个方面就是该方案的潜在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8)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