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

张蕊媛, 杨竞, 刘欣.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J]. 生态毒理学报, 2011, 6(3): 296-302.
引用本文: 张蕊媛, 杨竞, 刘欣.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J]. 生态毒理学报, 2011, 6(3): 296-302.
Zhang Ruiyuan, Yang Jing, Liu Xin. Ec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Pentachlorophenol[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1, 6(3): 296-302.
Citation: Zhang Ruiyuan, Yang Jing, Liu Xin. Ec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Pentachlorophenol[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1, 6(3): 296-302.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

    作者简介: 张蕊媛(1986-),女,环境科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生物学,E-mail:zhangruiyuan5337@163.com
    通讯作者: 刘欣, E-mail: liuxin@lnnu.edu.cn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342)

    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06R32)

  • 中图分类号: X171.5

Ec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Pentachlorophenol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Xin, liuxin@lnnu.edu.cn
  • Fund Project:
  • 摘要: 为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对土壤生态系统动植物的生态毒性效应,检测了五氯苯酚对8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运用小麦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和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核的彗星实验,检测了五氯苯酚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五氯苯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强度和根伸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五氯苯酚对小白菜、卷心莴苣和谷子体积较小的种子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五氯苯酚对赤子爱胜蚓在24、48和72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6.5、53.9和45.1mg·L-1。浓度为49.1mg·L-1时,五氯苯酚能够诱发小麦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微核率为6.91‰;浓度为75mg·L-1处理下发现双微核出现;浓度为40mg·L-1的五氯苯酚处理后的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核的慧尾率为23.1%,浓度为80mg·L-1的五氯苯酚处理后,慧尾率为42.8%。以上结果说明五氯苯酚在一定剂量下(4.3-71.2mg·L-1)对植物和动物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62
  • HTML全文浏览数:  962
  • PDF下载数:  2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2-23
张蕊媛, 杨竞, 刘欣.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J]. 生态毒理学报, 2011, 6(3): 296-302.
引用本文: 张蕊媛, 杨竞, 刘欣.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J]. 生态毒理学报, 2011, 6(3): 296-302.
Zhang Ruiyuan, Yang Jing, Liu Xin. Ec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Pentachlorophenol[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1, 6(3): 296-302.
Citation: Zhang Ruiyuan, Yang Jing, Liu Xin. Ec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Pentachlorophenol[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1, 6(3): 296-302.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

    通讯作者: 刘欣, E-mail: liuxin@lnnu.edu.cn
    作者简介: 张蕊媛(1986-),女,环境科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生物学,E-mail:zhangruiyuan5337@163.com
  •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342)

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06R32)

摘要: 为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对土壤生态系统动植物的生态毒性效应,检测了五氯苯酚对8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运用小麦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和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核的彗星实验,检测了五氯苯酚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五氯苯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强度和根伸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五氯苯酚对小白菜、卷心莴苣和谷子体积较小的种子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五氯苯酚对赤子爱胜蚓在24、48和72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6.5、53.9和45.1mg·L-1。浓度为49.1mg·L-1时,五氯苯酚能够诱发小麦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微核率为6.91‰;浓度为75mg·L-1处理下发现双微核出现;浓度为40mg·L-1的五氯苯酚处理后的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核的慧尾率为23.1%,浓度为80mg·L-1的五氯苯酚处理后,慧尾率为42.8%。以上结果说明五氯苯酚在一定剂量下(4.3-71.2mg·L-1)对植物和动物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