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冲击对SBR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曲红, 赵乐欣, 王宁, 聂泽兵, 王帆, 蒋维卿, 边德军. COD冲击对SBR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J]. 环境保护科学, 2022, 48(5): 79-8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70005
引用本文: 曲红, 赵乐欣, 王宁, 聂泽兵, 王帆, 蒋维卿, 边德军. COD冲击对SBR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J]. 环境保护科学, 2022, 48(5): 79-8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70005
QU Hong, ZHAO Lexin, WANG Ning, NIE Zebing, WANG Fan, JIANG Weiqing, BIAN Dejun. Influence of COD shock on the effect of SB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its sludge characteristics[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2, 48(5): 79-8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70005
Citation: QU Hong, ZHAO Lexin, WANG Ning, NIE Zebing, WANG Fan, JIANG Weiqing, BIAN Dejun. Influence of COD shock on the effect of SB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its sludge characteristics[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2, 48(5): 79-84.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1070005

COD冲击对SBR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曲 红(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E-mail:9024629@qq.com
    通讯作者: 边德军(196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污水处理。E-mail:ccgcxybiandj@163.com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067);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02027JC);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JKH20191272KJ)
  • 中图分类号: X703

Influence of COD shock on the effect of SB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its sludge characteristics

    Corresponding author: BIAN Dejun, ccgcxybiandj@163.com
  • 摘要: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破坏性水质冲击频发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将COD浓度由400 mg/L逐步提至2 400 mg/L,探究COD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D浓度为2 000 mg/L时,SBR工艺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83%、97.19%、99.33%和99.10%,此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当COD浓度达到2 400 mg/L时,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由5.422 mg/g VSS降至1.412 mg/g VSS,此时多糖(PS)/蛋白质(PN)为1.2,系统发生了污泥膨胀。
  • 加载中
  • 图 1  试验装置

    图 2  各工况COD去除效果

    图 3  各工况TN和NH4+-N去除效果

    图 4  各工况TP去除效果

    图 5  污泥基本性质变化情况

    图 6  各阶段EPS及其各组分的变化情况

    图 7  各阶段DHA含量变化情况

    图 8  污泥絮体及微生物相

    表 1  各阶段进水COD浓度

    试验阶段浓度范围
    /mg·L−1
    平均值
    /mg·L−1
    运行时间
    /d
    阶段1 376.2~457.4 416.810
    阶段2735.1~827.8781.510
    阶段31 121~1 2491 185.010
    阶段41 535~1 6691 602.010
    阶段51 949~2 1742 061.510
    阶段62 307~2 4602 383.510
    阶段72 415~2 5962 505.55
    试验阶段浓度范围
    /mg·L−1
    平均值
    /mg·L−1
    运行时间
    /d
    阶段1 376.2~457.4 416.810
    阶段2735.1~827.8781.510
    阶段31 121~1 2491 185.010
    阶段41 535~1 6691 602.010
    阶段51 949~2 1742 061.510
    阶段62 307~2 4602 383.510
    阶段72 415~2 5962 505.5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各阶段粒径分布 μm

    反应阶段平均粒径D10D50D90
    阶段1118.3555.24116.46186.43
    阶段2122.0756.73120.54187.48
    阶段3124.2362.36122.42194.36
    阶段4132.3366.71132.37198.65
    阶段5141.1573.62138.69208.75
    阶段6148.8078.59151.13212.41
    阶段7149.7178.48152.78218.35
    反应阶段平均粒径D10D50D90
    阶段1118.3555.24116.46186.43
    阶段2122.0756.73120.54187.48
    阶段3124.2362.36122.42194.36
    阶段4132.3366.71132.37198.65
    阶段5141.1573.62138.69208.75
    阶段6148.8078.59151.13212.41
    阶段7149.7178.48152.78218.35
    下载: 导出CSV
  • [1] 傅金祥, 陈正洋, 罗迪, 等. 水力停留时间对SBR工艺处理低磷污水的影响[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0, 51(4): 21 − 24. doi: 10.3969/j.issn.1009-2455.2020.04.005
    [2] 彭赵旭, 彭永臻, 桂丽娟, 等. 氨氮冲击负荷对硝化过程的短期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11): 9 − 12.
    [3] 季民, 刘灵婕, 翟洪艳, 等. 高浓度游离氨冲击负荷对生物硝化的影响机制[J]. 环境科学, 2017, 38(1): 260 − 268.
    [4] DU P, YANG S Y, LI W H, et al. Extrac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pellets in autotrophic nitrifying biofilm and activated sludge[J]. Chemosphere: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Risk Assessment, 2010, 81(5): 626 − 632.
    [5] ADAV S S, LEE D J. Extra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tic substances from aerobic granule with compact interior structure[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154(1/3): 1120 − 1126.
    [6] 赵连梅, 池勇志, 张春青. TTC-脱氢酶活性测定中标准曲线的影响因素研究[J]. 实验室科学, 2009(4): 72 − 74. doi: 10.3969/j.issn.1672-4305.2009.04.028
    [7] MA A, HE J J. Effect of feeding pattern on biochemical storage by activated sludge under anoxic conditions[J]. Water Research: 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2007, 41(4): 924 − 934.
    [8] 王淑莹, 高春娣, 彭永臻, 等. SBR法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20(2): 129 − 133. doi: 10.3321/j.issn:0253-2468.2000.02.001
    [9] SAJJAD M, KIM K S. A study on TOC and nutrients removal in SBR and CFSTR systems in relation to sludge EPS during granulation process[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5, 55(6): 1683 − 1689. doi: 10.1080/19443994.2014.943062
    [10] 王亚宜, 彭永臻, 王淑莹, 等. 碳源和硝态氮浓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及ORP的变化规律[J]. 环境科学, 2004(4): 54 − 58.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4.04.011
    [11] TAY J H, LIU Q S, LIU Y. The role of 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in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aerobic granules[J].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1, 33(3): 222 − 226. doi: 10.1046/j.1472-765x.2001.00986.x
    [12] 王文斌, 丁忠浩, 董有.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与机理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27(2): 38 − 39.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04.02.017
    [13] 刘燕, 王越兴, 莫华娟, 等. 有机底物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 环境化学, 2004, 23(3): 252 − 257. doi: 10.3321/j.issn:0254-6108.2004.03.003
    [14] YANG S F, TAY J H, LIU Y. Inhibition of free ammonia of the formation of aerobic granules[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4, 17(1): 41 − 48. doi: 10.1016/S1369-703X(03)00122-0
    [15] 周律, 邢秀娟, 彭标, 等. 低水温下悬浮和附着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特性[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6(9): 1009 − 1015.
    [16] 李静, 严红, 肖本益. 活性污泥活性的表征及其检测方法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6, 36(8): 5 − 10. doi: 10.11894/1005-829x.2016.36(8).005
    [17] MATYJA K, MAŁACHOWSKA-JUTSZ A, MAZUR A K, et al. Assessment of toxicity using dehydrogenases activity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J]. Ecotoxicology, 2016, 25(5): 924 − 939. doi: 10.1007/s10646-016-1650-x
    [18] 洪梅. 脱氢酶活性检测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1(4): 30 − 33.
  • 加载中
图( 8) 表( 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30
  • HTML全文浏览数:  3230
  • PDF下载数:  1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7-01
  • 刊出日期:  2022-10-20

COD冲击对SBR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通讯作者: 边德军(196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污水处理。E-mail:ccgcxybiandj@163.com
    作者简介: 曲 红(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E-mail:9024629@qq.com
  • 1. 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 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污水处理与水质保护科技创新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067);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02027JC);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JKH20191272KJ)

摘要: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破坏性水质冲击频发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将COD浓度由400 mg/L逐步提至2 400 mg/L,探究COD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D浓度为2 000 mg/L时,SBR工艺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83%、97.19%、99.33%和99.10%,此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当COD浓度达到2 400 mg/L时,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由5.422 mg/g VSS降至1.412 mg/g VSS,此时多糖(PS)/蛋白质(PN)为1.2,系统发生了污泥膨胀。

English Abstract

  •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可以通过设置水质水量调节池、调整运行参数等手段实现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厂破坏性水质冲击呈频发的趋势,处理系统时常出现故障,影响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及出水水质的达标。因此,开展高负荷水质冲击研究并探究其规律,为城镇污水厂水质冲击的快速调控及恢复方法奠定基础,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序批式反应器(SBR)是一种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其具有脱氮除磷效果好、可抑制丝状菌膨胀、耐冲击负荷、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小型废水处理站以及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被广泛应用。尽管进水时水质变化系数大,但SBR仍可一定程度减小其影响。傅金祥等[1]发现,当进水磷浓度特别低时,SBR工艺不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加,系统发生了污泥膨胀的现象。彭赵旭等[2]发现有机负荷从0.15 kg BOD5/(kg MLSS·d)骤增到0.30~0.45 kg BOD5/(kg MLSS·d)时,SBR系统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缓解进水冲击带来的影响,但超过缓冲时间时系统会突然崩溃。季民等[3]在使用SBR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时发现,当游离氨冲击负荷﹥8.1 mg/L时,会对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尽管相关的研究在以不同形式展开,但有关COD的高冲击及其规律性研究鲜有报道。

    鉴于此,以实际运行中最为常见的COD冲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构建SBR模型及调整进水COD浓度等手段,探究不同浓度下的COD冲击对SBR工艺的影响并揭示其规律,以期为实际工程的运行调控提供依据。

    • SBR反应器采用有效容积为5 L的柱形有机玻璃容器(直径120 mm,高500 mm)。曝气装置为曝气砂石,采用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为100 mL/min,进水水温控制在(19±1)℃。反应器以间歇模式运行。1 d运行2个周期,1周期12 h,进水5 min,非限制性曝气480 min,沉淀闲置230 min,排水5 min。排水比为40%。控制污泥停留时间(SRT)为50 d,反应器初始污泥浓度(MLSS)为(9 000±300)mg/L。实验装置,见图1

    • 试验进水采用人工模拟城市污水,配水使用的试剂为淀粉、乙酸钠(CH3COONa)、氯化铵(NH4Cl)、磷酸二氢钾(KH2PO4)、高岭土、牛肉膏、蛋白胨和碳酸氢钠(NaHCO3)。其中NaHCO3用于调节pH,微量元素由牛肉膏、蛋白胨提供,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通过投加淀粉来控制进水COD浓度。试验各阶段进水水质,见表1。试验接种污泥取自长春市某污水处理厂。

      运行期间,pH为7.81~8.13,TN、NH4+-N和TP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34.52~49.71、21.71~31.62和2.92~4.52 mg/L。

    • 常规指标: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NH4+-N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P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采用灼烧减量法测定。pH检测使用上海雷磁生产的PHSJ-4A酸度计,温度及溶解氧(DO)使用德国WTW生产的Oxi3310便携式溶解氧仪检测。MLSS采用重量法测定,污泥体积指数(SVI)采用100 mL量筒沉淀法测定。

      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其中蛋白质(PN)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多糖(PS)含量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4-5]

      脱氢酶活性(DHA):1,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常温萃取检测[6]

      粒度粒径: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

    • 不同运行阶段下COD的去除情况,见图2

      各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3%、96.61%、98.56%、98.75%、98.83%、98.6%和91.62%。阶段4时,COD的去除率达到最大。

      在反应器运行初期,系统内微生物较少,且处于适应阶段,此时的COD去除率较低。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升高,反应器中异养菌迅速增殖,系统去除COD的能力不断提高直至稳定。从阶段1到阶段3,每阶段的进水COD浓度虽突然变大,但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却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在一定的COD浓度冲击范围内,随着COD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系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阶段4到阶段6,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并不显著,可稳定保持在98%以上。系统对COD的去除包括两方面:1)活性污泥的快速增加使得系统储存有机物的能力增大[7],同时微生物为维持生命活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也增多;2)为生物脱氮提供碳源,被异养反硝化细菌利用进行反硝化脱氮。系统进入阶段7时,COD出水浓度突然升至210.7 mg/L,此后的5 d,COD的出水浓度均在200 mg/L上下浮动。此时系统进水COD浓度过高,反应器内异养型细菌通过消耗有机物而大量增殖,使得系统DO浓度下降,从而抑制了硝化菌的生长,造成系统硝化速率下降,进而对系统脱氮产生不利影响[8]。硝化进程受阻使得用于脱氮的碳源利用量减少,且此时MLSS较高,DO、有机物等底物的传质受到影响,COD的去除率降低。

    • 不同运行阶段下TN和NH4+-N的去除情况,见图3

      反应器进水TN浓度范围为34.52~49.71 mg/L,NH4+-N浓度范围为21.71~31.62 mg/L。不同阶段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03%、75.61%、89.00%、97.33%、97.19%、95.62%和89.34%,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6%、98.68%、98.94%、99.43%、99.33%、99.35%和96.27%。阶段4时,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最佳。

      图3可知,阶段1,TN的去除率较低,而NH4+-N的去除率达到99.46%。此时反应器处于运行初期,系统内DO充足,硝化菌得到大量繁殖,硝化反应进行的较彻底,而反硝化菌受到抑制,NH4+-N几乎全部转化为NO2-N或NO3-N,反硝化成为系统脱氮的限制条件。其次系统内有机物浓度低,反硝化菌受碳源不足的影响,使得NOx-N无法被进一步转化,导致出水TN偏高。阶段2到阶段3,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升高,异养型细菌迅速增殖,底物和DO得到充分的利用,活性污泥絮凝体内外部形成明显的缺氧-好氧的微环境,反硝化菌生存环境较好。硝化反应产生的NO2-N和NO3-N进行了反硝化脱氮,从而提高了脱氮效果。系统进入阶段4时,TN出水浓度逐渐降低,TN平均出水浓度仅为1.14 mg/L,去除率达到97.33%,此时系统的同步脱氮效率达到最大。SAJJAD et al[9]指出,小粒径的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脱氮性能更好。在本试验中,从阶段5到阶段6,污泥的中值粒径(D50)由138.19 μm迅速增加到151.1 μm,由于阶段6的污泥粒径大,EPS的边界蛋白不能更多地暴露于氮中,因此蛋白质与氨和硝酸盐氮原子之间的亲电亲核相互作用较弱,系统对TN的去除效率降低。阶段7时,系统处于运行末期,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繁殖,硝化菌以及反硝化菌的生存空间都受到抑制,TN和NH4+-N的去除率均降低。

    • 不同运行阶段对TP的去除情况,见图4

      反应器进水TP浓度范围为2.92~4.52 mg/L,不同阶段下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64%、95.42%、98.39%、99.07%、99.10%、98.69%和94.35%。在阶段5时,系统TP的去除率达到最大。

      阶段1,反应器处于运行初期,接种污泥中的聚磷菌数量较少,TP的去除有较大波动。随着系统环境的稳定,聚磷菌世代时间短,迅速繁殖,TP出水逐渐降低。由阶段2到阶段5分析可知,系统TP的去除率一直在提升,表明有机物浓度的升高使聚磷菌的代谢活性增强,系统除磷能力提高。在阶段5时,TP去除率达到最大,出水浓度均低于0.05 mg/L,此时系统达到最优的除磷性能。王亚宜等[10]发现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浓度过高时,有机碳源会对缺氧释磷产生抑制作用。在反应器运行至阶段6,进水COD浓度达到2 400 mg/L时,由于系统内溶解氧过低,出现长时间厌氧环境,同时系统存在过量的有机物,多余的有机物优先被用于反硝化脱氮,却不进行反硝化吸磷作用,使得系统缺氧吸磷能力明显降低,出水TP浓度升高,此时TP的平均出水浓度为0.25 mg/L。阶段7时,系统发生了严重的污泥膨胀,抑制了吸磷作用,出水TP浓度进一步升高。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超出系统的承受能力范围后,将对系统的除磷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 不同阶段下污泥负荷及沉降性能的变化情况,见图5

      污泥负荷(Ns)为0.057 kg COD/(kg MLSS·d)时,系统运行第20 d,SVI迅速上升至60 mL/g,此时影响SVI最关键的因素是微生物处于系统适应阶段,其增殖速率决定此时期的SVI值的变化趋势;Ns为0.083 kg COD/(kg MLSS·d)时,SVI降低至42 mL/g,反应出水较为清澈,污泥沉降性能较好;Ns为0.077 kg COD/(kg MLSS·d)时,系统运行第60 d,MLSS达到24 980 mg/L,SVI为33.9 mL/g;Ns为0.076 kg COD/(kg MLSS·d)时,污泥增加速率减缓,SVI增至35 mL/g。原因是MLSS太高,有机质含量多,无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污泥沉降。同时,生物相镜检观察到污泥内存在大量丝状菌,这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系统发生了污泥膨胀。

    • EPS是微生物分泌于细胞表面的大分子黏性物质,主要由多糖(PS)、蛋白质(PN)、腐殖质酸和油脂等组成,其中,PN与PS的含量之和约占EPS总量的40%~95%[11]。活性污泥一般通过检测PS与PN来表征EPS,其变化规律,见图6

      对比各阶段EPS的变化,可以看出进水COD浓度对EPS的含量影响较大。首先从EPS总量上看,反应器运行初期,为适应新环境,微生物通过分泌EPS来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EPS的含量从47.89增至72.31 mg/g VSS。阶段2至阶段5,EPS总量并没有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系统内微生物活性逐渐降低,使得微生物新陈代谢分泌的EPS的总量降低。随着反应器污泥量的增加,系统进入阶段6时,DO浓度较低,在有限的溶解氧下,丝状菌由于菌丝较长,比表面积大,同时对氧有较强的亲和力,在与菌胶团的竞争中处于优势[12],反应器内丝状菌数量增多,结果导致EPS总量升高。而在阶段7,系统长时间处于低溶氧下,此时DHA含量仅为1.412 mg/g VSS,微生物已处于内源呼吸期,微生物不得不利用自身储存的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EPS总量减少。

      其次随着反应器的运行,PS含量持续增加,由13.47增加至27.30 mg/g VSS,这与系统的有机底物有关。微生物合成PS的重要途径是由淀粉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转化而来,本试验主要以淀粉和乙酸钠作为碳源,使得微生物可合成较多的PS,这一结果与刘燕等[13]的研究相符。另外PS/PN的值由0.39增至1.2,在1.2时系统发生了丝状菌膨胀,而当PS/PN的值为1.0时反应器运行状态最佳。有关研究认为PS的大量生成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微生物的聚集[14]。由此可看出,PS/PN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保证系统内污泥活性良好,而当EPS中PS的比重过大时,污泥沉降性能将恶化。原因是PS具有亲水性,当PS数量过多时,将不利于微生物絮体的凝结,因此降低了污泥的沉降性能[15]

    • 活性污泥的粒径表示污泥絮体的大小,污泥絮体的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对控制固液分离过程有重要意义。各阶段的变化规律,见表2

      对比分析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系统粒度粒径的变化,利用正态分布公式进行粒径分布模拟,各阶段的平均粒径(μ值)、方差分别为140.289 μm、64.388;144.36 μm、56.846;144.028 μm、56.898;150.558 μm、52.116;162.615 μm、56.294;169.409 μm、51.504;173.273 μm、57.214。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污泥粒径不断增加。阶段1到阶段3粒径增加的原因是由于反应器启动初期MLSS较低,污泥颗粒较分散,使得污泥絮体有足够的空间充分生长,因此污泥粒径逐渐增加。阶段4到阶段6粒径增加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系统内MLSS升高,污泥絮体之间紧密的排列使其受到的水力剪切力减小,絮体很难被打碎,因此粒径增大。阶段7粒径虽然仍在增加,但此时方差由51.504升高至57.214,系统MLSS达到最大值,氧传质能力减弱,DO浓度较低,粒径较大的絮体由于氧传质的减弱逐渐裂解,造成了粒径分布分散。

      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一定的MLSS范围内,粒径的增加有利于污泥絮凝,但当MLSS过高时,粒径增加使得底物的传质过程受到影响,容易使得较大絮体内部出现缺氧或厌氧区域,累积气体,从而破坏污泥絮体的紧密度和结构强度,造成污泥解絮,进而对系统的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 DHA可以准确地反映微生物的活性,能够表征活性微生物对其基质降解能力的强弱[16]。不同进水COD浓度下活性污泥DHA的变化情况,见图7

      图7可知,活性污泥的DHA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持续减小的趋势。阶段1到阶段2,DHA从4.977 增至5.422 mg/g VSS,原因是系统运行初期,微生物为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应激反应[17]。阶段2到阶段7,DHA从5.422 减至1.412 mg/g VSS,原因可能是随着COD浓度的升高增加了SBR系统的渗透压,当渗透压超过微生物的耐受范围,将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并破坏脱氢酶在内的酶,导致微生物活性不断下降。洪梅等[18]发现较高浓度的COD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当进水COD浓度>1 000 mg/L时,出水COD浓度﹥150 mg/L时,脱氢酶活性明显减弱,这与本试验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 各阶段污泥絮体及微生物相,见图8

      图8可知,反应器运行初期(阶段1),系统内污泥结构松散,微生物数量较少。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系统稳定运行后,絮体密实且结构分布均匀,此时污泥絮体发育良好,性能稳定,对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在运行中期(阶段2~5),系统内微生物种类丰富,有大量的钟虫、累枝虫和表壳虫属等指示处理效果好的微生物出现,这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极其有利。运行后期(阶段6~7),随着系统内MLSS的升高,镜检观察到累枝虫等微生物被大量丝状菌缠绕,且丝状菌数量较多,这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发生了污泥膨胀。此时在系统内还观察到很多深褐色的厢壳虫,说明系统内污泥已经开始解体。同时反应器在运行后期由于系统MLSS的增加造成的缺氧环境,使部分好氧微生物逐渐消亡,导致系统内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系统的除污能力减弱。

    • 本研究采用序批式(SBR)反应器处理不同COD浓度下的城市污水。当COD浓度为400~2 000 mg/L时,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升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到增强。COD浓度为2 000 mg/L时,系统运行良好,污染物去除效果达到最佳,COD、TN、NH4+-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3%、97.19%、99.33%和99.10%。此时PS/PN的值为1.0,系统可稳定运行。

      当COD浓度达到2 400 mg/L时,系统内MLSS过高,较大的粒径使得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DHA明显降低,从5.422 mg/g VSS持续减至1.412 mg/g VSS。此时PS/PN上升至1.2,系统发生了严重的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系统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